南昌宏宇学校

当学生不喜欢背诵古诗词,怎么办?

班级管理 2022-09-23 09:04:12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筑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瑰宝。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食粮,蕴含着滋养后人高尚品性的丰富内涵。学生们多背诵古诗词可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襟,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来源。

情景再现

早读,检查学生们古诗词的背诵,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背过,简单的五言诗有十几个学生不会背,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啊,更有一个孩子,连书都找不到了。再看背诵中的学生,也都是在应付公事似的背诵着,没有一点激情。

五年级的学生背不过简单的五言诗,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喜欢背诵,没有兴趣的学习自然也就没有动力,效果可想而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一刻,我感觉必须先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们喜欢上经典诵读,才能用心去背。

临场应对

我让孩子们打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第13页,我们比赛背诵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听说我要和他们比赛,孩子们的精神立即高昂起来,我抓住时机问:孩子们,敢和我比吗?随着一声,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当我把书合上,一字一顿地背出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孩子们的眼里满是佩服。我趁机解释诗意:作者张九龄离乡时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句。很多古典诗词中都有月亮,古人经常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原来这就是经典,原来经典就在我们身边。要求学生们背诵的,我也一样背诵,做学生们的榜样,和学生一起背诵经典。

技巧点拨

此案例我采用的是经典引路的方法,当学生们表现出对背诵的厌倦时,我拿出一首或者几首古诗词引路,让他们认识和体会到古诗词是我们的国粹,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诵读古诗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咀嚼、玩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拓展迁移

要让学生从根本上喜欢古诗词,喜欢经典文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故事引趣,激发情感。诗人写诗,大多由情而发,在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如背诵《题李凝幽居》时,先给学生们讲推敲的故事,再引导学生背诗。听完故事后,他们饶有兴趣地背起来,自觉地在诗中体会推敲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讲述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的提炼,讲述一字之师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学习古诗充满趣味,而且也激发了孩子们背诵经典的欲望。

2.抓住契机,及时引导。直接给学生推荐古诗,让学生背诵,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能够及时抓住周围环境和情感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初春时节,小草刚刚冒出嫩芽时,我们一起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美景;清明前后都会下起绵绵春雨,我们一起背诵《清明》,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绪;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一起背诵《春日》,欣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景致。有了周围环境的依托,学生很容易进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

3.课内激趣,向课外拓展。古诗词中有很多题材、内容相似,背诵时可以抓住较为典型的一首,引导学生把同一题材的诗联系起来学习,既扩大了阅读知识面,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教学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后,引导学生背诵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钱塘湖春行》《饮湖上初晴后雨》《题临安邸》,课内激趣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的情感,并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4.紧跟形势,感受美好。把《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流行的节目搬上课堂,让孩子们知道经典永不过时,了解经典更深层次的含义,引导学生看康震老师、郦波老师的评价,感悟经典的神韵,理解经典在新时代的含义。

教育感悟

经典,有无穷的魅力,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有些孩子因为自己的阅历和读书数量有限,把经典视为“啃不动的馒头”,这时候,老师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积极地引导,不论在行动上,还是在对经典的体会上,时时都让孩子们有新的感悟,孩子们才能兴致勃勃地去爱上经典、玩味经典,才能把经典转化成自己的能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帮助孩子们培养好了兴趣,孩子们就有了迈向“经典”大门的“敲门砖”,当他们把背诵经典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经典将成为他们的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