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示弱:家长群“红包”被“盗”啦

班级管理 2022-02-24 17:52:25

案例回放

开学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是,家长群里突然来了一段小插曲。

群里王建爸爸需要去书店买书,顺便在群里吆喝:“我正好在书店,谁需要我带英语资料?”我们班的家长自发形成一种传统:谁有空,谁在书店,就自发带书回来。

刘浩爸爸马上发出:“帮我带一本。多少钱?我转给你。”王建爸爸立刻回应:“45元。”刘浩爸爸像平时那样,在群里发了红包。可是,就一刹那的工夫,红包被一个叫棉花糖的人抢了。

刘浩爸爸开始着急了:“棉花糖是哪个哟?那是我给王建爸爸买书用的。”可是,群里大家都在忙着问:“王建爸爸,李毅妈妈的钱收到没有?”“王建爸爸,罗红的钱收到没有?”……一会儿工夫就淹没了刘浩爸爸的信息。

王建爸爸——回应,对刘浩爸爸的回应却是:“没有收到。”刘浩爸爸有些生气,马上发出:“群里叫棉花糖的是哪个?麻烦你把钱退回来!那是给王建爸爸的。”刘浩爸爸在群里重复发了三遍。

此时,正在忙着报名工作的我,才发现群里出事情了。我急忙发出:“怎么回事?”

刘浩爸爸马上发出:“吴老师,群里已经没有棉花糖的头像了,应该退群了吧。我已经加了王建爸爸的微信,给他另外发了书钱。”

这个棉花糖是谁?什么时候进来的?班级家长群里有这样的人吗?刘浩家长的钱被人领了,家长们怎么看?我心里瞬间爆出一系列的疑问。家长群里出现这样的事情,我这个班主任是有责任的。

我马上发出:“马上调查。居然群里出现这样的事情。”我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在我的家长群中!可是,转念一想:这样的事情弄清楚了,真的就是好事吗?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是家长!万一是某个孩子的家长,以后他的面子怎么搁?班级同学怎么看待他的孩子?

关键时刻,我不能那么冲动。于是,我马上把信息撤回。群里家长们也开始热闹起来。

有家长发出:“前面有记录,查一下是谁拉进来的,看看是不是家长。”“算了吧,看在吴老师的份上,没必要。”刘浩爸爸说。“看在吴老师的份上”,更加重了我的压力。

于是,我发出:“我现在在报名注册,大家先查查。”

刘浩爸爸马上回复:“怎么查呢?”

此时又有家长发出:“看记录,查查是谁拉进群的。”

“群里有几个没有改名字的。”……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群里家委会会长秦睿妈妈马上发出:“说了几次了,进群要修改群名片,要不然,谁认识谁?”

郑涵升爸爸也发出:“不是说缴费在另外一个群吗?”

刘浩爸爸发了一张截图,说:“是一个叫松的人拉进来的。昨天扫码松推荐的群名片进来的!”

“松是谁?”有家长紧接着问。

“看群成员的顺序,松是倒数第三进来的。”

昨天才进来的?我怎么不知道?松又是谁?我心里一阵捣鼓,报名也没有心情了,马上翻看手机。

一看我的微信好友,松是文博家长。看到了一点线索,心里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找文博家长。是他拉进来的。”

文博家长马上发话了:“我前两天才进来的,之前退了群。”文博家长是一个非常敏感脆弱的人,离异,一个人带孩子。一次孩子组长催孩子交作业,文博家长就把组长拉黑了,班级群也退了。我了解这个家长,喜欢赌气。要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几句话不对付,马上和孩子赌气,自己走了。

我直接发了一个截屏,说:“这个记录上反映出来的。”可是我总觉得这样直接指出来不是很妥当,把这件事调查得那么清楚也是不对的,而且大人更爱面子。为了给这位家长台阶,我马上补上:“不知道是不是我手机有问题。”

秦睿妈妈马上发出:“从这个邀请来看,应该是你分享了群二维码,别人扫描进来的。”

文博家长马上回应:“前两天陈鹏爸爸才把我拉进群的。我这边忙,基本上没有看微信。”说完他就退了群。

“还好,钱不多。什么人都能进群,吴老师平时很忙的,你们是不是谁设置一下哟?”刘浩爸爸发出。

“大家最好不要把二维码分享到外面去,以免其他人扫描进来。”秦睿妈妈马上在群里发出。

此时,我已经意识到这件事处理的尴尬性了!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啊!

事件分析

1.从群管理的角度分析。第一,进群不规范,只要有人分享二维码就能进群。第二,进群后群名片不规范,有的家长没有改群名,我们也没有刻意去跟进。第三,收费不规范,不能直接发到群里,应该有专门的二维码。第四,没有群管理干部。既然我平时太忙,没有时间管理,那么应该拜托一个家长来进行管理。

2.从文博家长的角度分析。我和文博家长打过交道。据他前妻反映,这个家长喜欢赌气,情绪不稳定。他为什么会退群?他觉得这件事他解释不清楚,所以负气地退群了,可是退群却让这件事本身更尴尬。他有点玻璃心,内心敏感而脆弱,他需要的是一份关心,一份理解。我是不是应该用一种既体面,又能给他台阶下的方式处理呢?

3.从被抢钱家长的角度分析。刘浩爸爸的红包被抢了,哪怕碍于自己学生家长的身份,他不会说什么,但无论钱多钱少,心里是憋屈的,心里窝着一肚子火。并且,他会对这个班级和老师有不好的看法,甚至他会怀疑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

4.从班级其他家长的角度分析。其他家长看在眼里,他们会观望后续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好,他们会对班级管理工作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同时,班级家长红包被抢,会破坏一个班级群的安全感,会破坏一个班级的凝聚力。

5.从班级学生的角度分析。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家长群,可是孩子们听家长那么一说,是不是给孩子们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会不会给他们传播负能量?

所以,迫在眉睫的是把坏事变成好事,把棘手的事故变成一个美丽的故事。怎么办?

处理策略

1.冷一段时间——给各自思考的空间。

这件事不急于一时,有时候越急切,效果越糟糕。与其变得糟糕,不如给各自冷静思考的空间,也方便我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

2.求助家长——把自己放在弱势位置。

我从来不把自己放在强势位置,首先是本身不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同时,我惊喜地发现,当我这个班主任比较笨弱的时候,我的学生和家长却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我主动找了班上积极主动、处理问题能力强的家长,和他们私下联系,说我遇到了困难。

我跟陈鹏爸爸说:“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都知道,我在处理复杂的事情的时候,确实不擅长。好在你们见多识广,有你们在,我心里就踏实。你看现在这件事,怎么处理好呢?”

有的家长看待问题的视野和能力,会优于老师,这么好的资源,我们为什么不给机会让家长发挥作用呢?如此,还能增进家校合作。

陈鹏爸爸开始冷静分析:“这件事,不处理也是不行的。这样,吴老师,我去找他谈谈。”家长自告奋勇。

我心里一阵温暖,连说谢谢。我又和另外几个家长打了电话,家长们纷纷出了主意。

3.曲线救国——委婉表达。

可是,陈鹏爸爸给文博家长打电话,文博家长同样不接。看来,这家长还在气头上。

不仅退群,还不接电话,怎么办?我心里有些郁闷。

显然是他不愿意面对这件事。

于是,我想到了找孩子的妈妈,他的前妻。女人之间好说话,聊聊天,唠唠嗑。

当我和文博妈妈一起聊着孩子,聊着家庭的时候,不经意间,我抛出问题:“文博妈妈,那天文博爸爸怎么就退群了?到底怎么了?”

“吴老师,我前夫脾气怪,他就那样,只要一点点事,就觉得委屈,他就会逃避。他觉得那个棉花糖不是他拉进来的。觉得说不清,干脆退了。”看来和我猜想分析的差不多。

“其实这个事情呢,本来没多大事,他这样退群了,不但让大家猜测,而且事情也没有解决,与其这样,不如进群里解释解释,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我和文博妈妈分析着这件事。

“那我劝劝。”文博妈妈表示。

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劝动。

4.直面问题——直接电话。

于是,我用另外的手机号码,给文博家长打电话。

这次,家长接电话了。我直奔主题:“文博爸爸,我就是因为上次那件事和你聊聊。”

“哎呀,吴老师,最近我很忙,所以没有接着你的电话。”文博爸爸说。

“没事没事。其实我也知道,文博爸爸,您不是那样的人,不会去抢这个红包,而且也不会随便拉人进来的。”我首先表达了理解。

“吴老师,我发誓,我平时没有拉人进来。”文博爸爸急忙辩解。

“我知道我知道,可能是手机中了病毒。其实这件事也不是多大个事,你可以直接和大家解释一下,就可以的。”我安慰着。

“解释不清楚的。”文博爸爸有些丧气。我突然发现,有时候,成年人也有小孩的一面,每一个成年人都是有着高大身躯的小宝宝而已。

“但是这件事,现在退群了,更说不清楚:首先,你退了,大家会认为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其二,这件事,你们家小孩是知道的,我从眼神里能感觉到孩子内心的不安,同学们会怎么看他?你还是为自己孩子考虑一下,好吗?本来没有什么,解释一下就可以解决的。其三,这件事,还放在那里,我作为班主任,没有处理,也很是尴尬的。”我真诚地和家长分析这件事的处境。

“那好吧,吴老师。”

“要不我拉你进群,然后,你先解释一下,我在后面帮你圆圆场,你觉得呢?”我轻声说。

“我现在有点忙,今天晚上可以吗?”

“没事,您约个时间,您看什么时候合适,就什么时候。”

“晚上8点钟。”文博爸爸说。

“好,我们等你。”

这次和文博爸爸交谈顺利,看来文博爸爸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作为班主任的我,处理这件事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5.集体造势——营造氛围。

接着,我开始思考:除了解决班级“抢红包”事件,更要通过这件事引导班级的正能量,把坏事变成好事,从而营造班级家长群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

于是,我给班级的铁杆家长发去了信息:“今天晚上我们会在家长群里处理最近出现的事情,为了班级的正能量,需要您在今天晚上的讨论中随便说几句,谢谢。”

家长们纷纷反馈:“好的,收到。”

6.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晚上,7点多,我把群邀请发给文博爸爸。文博爸爸加群后,马上开始解释自己的情况:“各位家长,吴老师晚上好!上次群里面有个红包被人领了,显示是我拉进群的,我敢保证没有推荐给别人,应该是我的微信中了病毒。”

马上有家长接话:“如果是你朋友圈的人,应该认识,你可以找他还回来。”

“不是我朋友圈的人。之前有个群里面发了个关于学习方面的二维码,我扫过一次,应该是那次中的招。”这次文博爸爸情绪平稳。

需要我出马了!“谢谢文博爸爸主动和大家沟通这件事。我作为班主任,也和大家沟通交流一下。由于这段时间开学太忙,现在才和大家一起,交流最近出现的问题。先向大家致歉。”我顿了顿,继续说,“对于这件事,我们认为:第一,棉花糖这个人可能是那种专门钻空子进群抢红包的人,我们相信我们的家长是有素养的人,是不会为了这区区45元钱去私吞红包的。第二,这件事涉及一个家长微信群管理的问题,规范群名片和进群规则这件事我疏忽了,所以我自罚,这个钱由我转给刘浩爸爸。”

于是,我马上发出红包。

刘浩爸爸急了:“要不得,吴老师,上次就沟通过了,真的不怪你。我也知道不是我们群里的家长,所以没有放在心上。今晚吴老师不提,我都忘记了。”

“不能让你白白损失钱,这样不地道。是我管理有疏忽造成的,所以责任应该我来承担。”我继续说。

“吴老师,这个钱我来出。”文博妈妈马上说。

“大家不要争着付了,这个事情我有责任,我来付。”我继续说。

“吴老师,这钱不应该您出,您为了这些熊孩子已经很操心了。”有家长说。

“吴老师的做人态度我真是佩服。”“吴老师为了处理这件事,考虑到方方面面,还要照顾每一位的感受,本来班上的事情就多。”……家长群里开始议论纷纷。

“主观上每位家长都不愿意群里发生这种事,我相信大家都希望咱们这个大家庭和谐,珍惜咱们能在一起的缘分。”陈鹏爸爸也发话了。

“这种事谁都不愿意看到,怪就怪现在有的人太会钻空子。”家玉妈妈说。

家鹏妈妈说:“这件事不怪咱们。这样,我们一个人发一元,剩下的做班费,大家同意不?”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群里早已下起了红包雨,像一颗颗火热的心在翻飞。

“班级就是一个集体,孩子们共同学习,我们在一起也是共同进步的过程。”有家长说。

“是啊,每次需要购买资料,都会有一群积极的家长,帮忙给大家购买。”大家开始聚焦到班级群正能量上来。

7.措施改进——确立群规范。

解决事情的根本,在于规范班级的群管理。这样才能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

首先,我发出了几个温馨提示。

(1)群规范问题:交给家长委员会会长秦睿妈妈来管理,出台群规范。

(2)交往建议:我们的家长是自己孩子的榜样,我们是成年人,遇到事情我们要用用成人思维思考问题,不要像小孩子一样,动不动就退群。情绪不稳定,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各个方面。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我们放一放,冷一冷,等冷静了再来处理。人一辈子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

(3)建立专人负责收费制,制作专门的收款二维码。

(4)专人负责善后:这件事的善后由家鹏妈妈负责。

(5)表扬先进。感谢付智成妈妈、秦睿妈妈、陈鹏爸爸、文博妈妈、刘浩爸爸、家鹏妈妈等家长的识大体,遇到事情积极处理,积极看待,为我们班级有这样的家长而感动,再次表达感谢。

然后,出台群规范。

我和秦睿妈妈早已商量过群规范问题,她马上在群里发出规范要求。

家长群是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地方,再好的团体都离不开我们大家一起经营维护。大家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一起解决探讨。因为这是线上网络交流,不备注孩子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您是谁”,对吗?所以,从现在开始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禁止在群里说脏话粗话,有问题可以私信老师。

2.请群里每位家长朋友备注好群名片(格式:某某+爸爸/妈妈),方便大家认识你。

3.自愿购买资料等,难免会产生费用问题,禁止直接群里发红包,以免被他人误抢,如有费用产生指定专人收费并发二维码扫描付款,付款时请备注好孩子的名字或者截图发到群里,私下给对应的人员发红包也可以。

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点。谢谢大家的配合。

大家纷纷表示:好有爱的班级群啊!有的马上表示:向大家学习,以后我也要多做识大体、利于班级团结、维护班级群的有利的事情。

一件“红包误抢事件”就这样处理了,还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