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学生粗心,怎么办?

学校管理实务 2021-12-27 09:23:30

曾经,北京某油罐车总开关有间隙,司机发现了,但未拧紧开关,沿路洒油,导致17辆车碰撞,司机被告上法庭,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一个飞机维修技师由于粗心少上一颗螺丝钉,结果,几百人在空中丧失性命。

粗心,让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粗心,让学习中一些本不该出的错出了。

德育难题

粗心,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因为粗心大多发生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所以,往往被人忽略。

很多学生,就是由于粗心,在本不该出错的地方,出了差错。

做作业时,抄错了题目,结果,白白花费了许多时间。而那些时间,如果用来做其他事情,则可能产生更丰厚的回报。一些学生在写作文时,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作文题目抄错了,结果写跑题了,白忙活。至于作文中错别字连篇,那更是常事。“戊戌变法”常常写成“戊戊变发”,“罚款”被写成了“发款”,令人哭笑不得。还有“并列”写成了“拼裂”,“举例子”写成了“举裂子”,“列数字”写成了“例数字”……

数学呢,也成了学生粗心的重灾区。把(-6+9)÷3-[5×(-6)]看成(-6×9):3-[5×(-6)],计算出结果为12,其实是31;把0-5+2计算成-7,其实是-3……

英语的单词书写错误,也很普遍。有的学生书写时,不是多个字母,就是少个字母,或者颠倒了字母的顺序。例如,常常有学生会把friend写成frend,把first写成frist。字母该大写的不大写。受汉语影响,学生在书写标点符号时常常出错。例如把句号“.”写成“。”,把省略号“…”写成“……”。写信时,“Dear…”后的逗号容易写成冒号。还有,英语中没有顿号,汉语中用顿号的地方在英语中都用逗号,很多学生甚至一些优秀学生往往会写错。

......

学生学习中的粗心现象,几乎比比皆是。

老师焦虑,学生无奈,家长焦急。

粗心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问题诊断

家长们在一起聊天时,常听到这样的话:“唉!要是不粗心,能考100分呢!”“这次他因为粗心被扣了3分,要不能在班里排到第二。”话中,有遗憾,有满足,也有埋怨。

粗心就是不谨慎,不细心。粗心,也常常与大意联系在一起,大意就是疏忽,不经意,不注意。

粗心的反义词是细心。细心就是心思细密,不出不该出的差错。

所以,改掉学生粗心的毛病,就要养成他们细心的习惯。心细下来了,再细小的地方都能看清楚,再难发现的毛病都能够发现。世上无难事,只怕细心人。人一细心,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好呢?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那么多的学生粗心呢?

1.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

学生受家庭教育周围环境、遗传等各方面的影响,大脑发育不完全相同,周围的事物呈现于大脑皮层中的印象也就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视觉识别能力不强,看错或看对写错的现象时有发生。

学生性格不同,对同一事的反应也就不同。实践证明,粗心的学生大多是以下几种性格:

(1) 做事急躁,总想争先,做前面的,想后面的,结果在抄题或写字时出现0、6不分,1、7混淆等现象。

(2) 想象力较丰富。大多数情况下,想象力较强的学生,比较粗心,常出现在学习时凭经验想当然的情况。例如,“前面这样,后边也就是这样”,“这题我已经做过”……这类想法只要一出现,就可能抑制他的思维,结果就会出现错误。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的干扰新的,产生“积累性错误”。比如,在教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平时的作业基本都是“将平移后的图形再进行旋转”,从而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性心理,以为“要旋转的图形”都是“平移后的图形”。在考试时,试卷中的题目可能要求将“平移前的图形进行旋转”。一些学生就被原来的习惯性心理干扰,未能按题目要求答题,而是在习惯心理支配下,将平移后的图形进行旋转,导致出现错误。

(3) 学习过于自信。由于对自己充满自信,以为自己思考的结果一定正确,无需再思考或再检查,在做完作业后,一般都不会认真检查,导致差错较多,后悔莫及。如果他们在发现错误后,能够及时反省,此后痛改前非,也不失为一次好的学习机会,以后细心就行了。问题是,此类自信心强的学生,每一次出现错误后,仍然不思悔改,自信无比。这就是一些学生屡屡因粗心而出错的原因所在。

(4) 过分依赖。还有一些学生,明明知道自己没有把握全部正确,却把希望寄托在家长或老师身上,依赖家长的检查或等待老师批改,发现有错误再检查改正,以致不能把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明知故犯。此类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2.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长时期的应试教育,教师把知识传授当作教学最为重要的核心,侧重应试学科的教学及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智慧则被忽视,学生个性受压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受影响,导致少数学生产生一些异常行为:攻击性心理强、胆小、自闭、注意力不集中、表达能力差等。出现学习上的粗心也成了必然结果。

当人们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选择一个对象,而不理会其余对象时,这就是注意。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此时,注意的品质还很不完善。例如,在计算89×34这道题时,学生可能会把乘数89抄成98。这就表明,学生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不完善,注意的品质还存在问题。再如计算375000×4时,结果可能少算了一个)0,这是因为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一些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个特点:容易受环境干扰。学生天性好奇,只要有点风吹草动,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转移。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就容易中断,造成粗心。当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中考任务加重,再加上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本来就不明确,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浓,学习成了被动应付,把学习当任务来完成,敷衍了事,漏洞百出就很自然了。

3.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当然,学生学习时的粗心,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中,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时的粗心。

破解策略

学生粗心的毛病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因此,要彻底改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过程。任何急躁的心态,都是要不得的。这是首先需要说明的。

(1) 态度认真。做任何事情,之所以会出现粗心的毛病,不认真是重要原因。要改掉学生粗心的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认真开始。

为了养成学生认真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做事情之前,做好周密计划,按照如下程序进行:计划→实践→检查→反馈→改进→提高。久而久之,就可以自然养成做事细心的好习惯。调查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通常要21天左右。

数学中的计算题是训练的好途径。特别是一些比较繁杂的训练,例如数字较长的计算,步骤较多的计算等等,都是很好的训练素材。

还可以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针对学生总是“看错”“抄错”的毛病,教师可以设计抄电话号码专项训练。训练时教师规定时间,时间一到立即停止,放手让他们自己核对。如果老是出错,不妨适当加长训练时间。如果连对三次,则意味着完成任务。

针对简单计算容易出错的情况,可以进行算扑克牌的训练。拿掉牌里的“大小王”及J、Q、K,然后重新洗牌,再掐着表一张张地迅速累加牌上的数字。直到熟练无比为止。

针对写得快却写不清楚的问题,可进行快速书写单项训练。具体方法为:

① 用掐表的办法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写尽可能多的数字。

② 让孩子临摹钢笔字帖,小学临摹正楷,中学临摹行楷。目的不是为了练习硬笔书法,而是为了写得又快又清楚。进行专门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态度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养成的。实际上,态度也体现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所以,任何脱离了做事情的过程的态度训练,都是空洞的,更是无效的。态度训练也就是习惯训练,认真的态度养成之日,也就是良好习惯形成之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坚持不懈地训练下去,粗心的坏毛病就可以改掉。

(2) 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考试时认真阅读题目,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的学生考试时,不认真阅读题目就匆匆答题,导致看错题目要求,答题错误。语文考试时,现代文阅读是必考题,有的学生在答题时,竟然连原文都不认真阅读一遍就匆匆下笔,导致答错题。个别的,甚至连作文题目都会看错。“记忆的小河”看成“记忆中的小河”,一字之差,关系极大,错得离谱。数学考试中,题目中多一个零与少一个零,相差是巨大的。

老师要告诫学生,答题时,最好把题目阅读两遍再动手,否则,出错的可能性就极大。

(3)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粗心与不检查是一对孪生兄弟,而检查是粗心的克星。第一次做,粗心了,如果检查一遍,就可以发现问题。及时发现,就可以及时改正。

有的学生考试时,总是非常快地就答题完毕,然后坐在座位上玩耍。例如,初中语文考试,一般150分钟,有的学生约100分钟就完成了。完成后,并不检查,只是坐在位置上玩耍,等着交卷,并时不时地问老师是否可以交卷。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分数一般不会很理想。问题是,他们反复这样粗心,竟然没有认真检查的打算。一次又一次,每次都如此。

这当然与学生急躁、浮躁有关,静不下心来,巴不得做完题目就可以出去玩耍。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训练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不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考试,都要督促他们进行一番检查。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