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 
| 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 
| 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 
|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 
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 C.热带沙漠气候 |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甲、丁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 | 
| B.乙、戊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 | 
| C.乙、丙、戊三地河流都有结冰期 | 
| D.影响乙—丙—戊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 
A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 
|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 
|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少 | 
|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少 | 
图甲是某著名湖泊,图乙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乙所给的信息说明(    )
| A.4、7两月的水位差比1、4两月的水位差大 | 
| B.4、7两月的水域面积差比1、4两月的水域面积差大 | 
| C.4、7两月的水量差比1、4两月的水量差大 | 
| D.4、7两月的盐度差比1、4两月的盐度差大 | 
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 
| B.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 | 
| C.①以内湖底泥沙淤积 | 
| D.①、②之间湖底泥沙淤积 | 
下面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 A.甲与乙 | B.乙与丙 | C.丙与丁 | D.甲与丁 | 
B地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公司,关于C、D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具优势,劳动力、土地都便宜
B.C具优势,当地资源丰富
C.D具优势,劳动力、土地都便宜
D.D具优势,该地气候适宜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R河段 (     )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 B.春汛明显 | 
| C.河流堆积作用强 |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下表完成下列各小题。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水量盈余率 | 
   1.3 | 
   1.2 | 
   1 | 
   0.9 | 
   0.7 | 
   0.6 | 
   0.7 | 
   0.8 | 
   1 | 
   1.1 | 
   1.2 | 
   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 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 
|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
| A.西欧地区 | B.东南亚地区 | 
| C.地中海地区 | D.中亚地区 | 
东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               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 
| B.日本南北温差大 | 
|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 
|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 
下图为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信息显示(    )
| A.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 
| B.亚洲东部降水量多于欧洲西部 | 
| C.自东向西降水季节变化越来越小 | 
| D.自东向西冬季降水率呈上升趋势 | 
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海陆位置 | D.地形地势 | 
读“世界某岛屿7月份等降水量(单位:mm)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岛屿东西两侧7月份降水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为 (    )
①大气环流   ②地形   ③洋流  ④太阳辐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该岛屿的地形特征为(     )
①中部地势高,东西两侧地势较低 ②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
③以高原、平原为主            ④以山地、丘陵为主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
| A.东北部降水少 洋流 | 
| B.西南部降水少 洋流 | 
| C.东北部降水多 信风和地形 | 
| D.西南部降水多 地形 |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
|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 
| 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 
| 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 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 
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旅游资源丰富 | B.气候适宜 | 
| C.交通便利 | D.开发历史悠久 | 
下图中心为北极点,大圆代表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P、Q、M、N四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 
| B.P、Q两地的植被类型不同 | 
| C.P地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 | 
| D.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若P点日出时恰好Q点日落,则此时(    )
| A.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盐度为一年中较高时期 | 
| B.北印度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逆风逆水 | 
| C.淮河进入汛期 | 
| D.广州昼夜平分 |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大陆为(   )
| A.欧洲大陆 | B.南美大陆 | 
| C.北美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 | 
甲地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 C.热带雨林气候 |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投影朝丙方向,且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圈。北京时间12: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学校可能位于(    )
| A.黑龙江 | B.湖南 | C.云南 | D.广东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雕像柱附近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柱方向 | 
| B.春秋分太阳从丙丁两柱之间升起 | 
| C.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柱一侧3米的圈内 | 
| D.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不会超过外圈 | 
据报道,美国准备花5年时间,耗资1.25亿英镑修建南极“高速公路”。这条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横贯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1600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  )
| A.65ºS | B.76ºS | C.83ºS | D.85ºS | 
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麦克默多驱车前往南极,前进方向是( )
| A.先向西北,再向南 | B.先向西南,再向南 | 
| C.先向东南,再向南 | D.一直向正南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铁、钾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材料二】 进入2011年后,利比亚政局动荡加剧,为确保我国人员安全,2011年2月23日开始我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将驻利比亚人员分批安全撤离。
【材料三】 利比亚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该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粮食需大量进口。当地名胜古迹众多却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图中A城市(31°12′ N,29°15′ E)是埃及的亚历山大,2月23日,我国首批从利比亚撒出人员先抵达该城,再从该城乘飞机返回北京。飞机起飞时当地时间(区时)为13时25分,经过12小时到达北京, 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                     (1分)
(2)利比亚海岸线漫长,但沙漠、半沙漠广布,请分析其主要原因。(1分)
(3)B城市此季节(2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并指出其所在区域自然带名称_________           。 (2分)
(4)从自然条件考虑,利比亚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气候优势是_________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           。根据该国自然资源条件,利比亚可以发展的工业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5)根据材料三说出利比亚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分析其经济发展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6)题。(13分)
材料一 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图中城市为百万以上人口城市。
材料二 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
|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巴西 | 
   美国 | 
   法国 | 
   日本 | 
  
| 人口(亿人) | 
   12.95 | 
   10.41 | 
   1.74 | 
   2.88 | 
   0.62 | 
   1.27 | 
  
| 城市人口比重(%) | 
   37.7 | 
   27.9 | 
   81.7 | 
   77.4 | 
   75.5 | 
   78.9 | 
  
 
材料三 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若A处河中心有一个沙洲,则沙洲最有可能首先同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2分)
(2)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河流A水量丰富的原因。(2分)
(3)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3分)
(4)巴西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巴西的城市化特点作简要评价。(4分)
(5)有关巴西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2分)
A.主要耕作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以种植咖啡为主
C.亚马孙平原适宜种植水稻         
D.高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迁移农业
E.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和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