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如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98年以来,该城市总人口数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 A.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增长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 C.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 | 
| D.外地迁入人口增多 |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 
|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 A.距离城市较远 | B.位于河流下游 | 
|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 D.靠近铁路 | 
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 
|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 
|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 
|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造成我国很多大城市存在“城中村”的直接原因是(  )
| A.城市经济发展快 | B.城市功能区分化快 | 
| C.城市化速度快 | D.城市人口增长快 | 
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首先要(  )
| A.缓解交通拥堵 | B.治理环境污染 | 
| C.搞好城市规划 | D.优化产业结构 |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近年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如在日光温棚中种植草莓、油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 A.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 
| B.深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 
| C.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 
| D.河谷地带的森林为土壤提供了较丰富的腐殖质,土壤比较肥沃,热量相对丰富 | 
图中A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水量减小,原因可能是(  )
| A.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 
| B.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 | 
| C.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 
| D.湖泊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 
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养猪场。回答下列问题。
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 A.季风水田农业 | B.乳畜业 |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 新疆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④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 
|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 
|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 
|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翡翠消费市场。海外许多经营翡翠多年的大牌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内地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将市场重点转移至中国内地。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翡翠全球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
|   | 
   1993年 | 
   2007年 | 
  
| 原料供应地 | 
   缅甸、云南 | 
   缅甸、云南 | 
  
| 加工中心 | 
   香港 | 
   北京、云南、广东、上海等 | 
  
| 消费市场 | 
   港台、东南亚、欧美 | 
   中国、欧美 | 
  
 云南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和制成品的集散地,原因是(  )
| A.靠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 C.加工技术高 | D.资金力量雄厚 | 
目前,珠三角地区成为新的翡翠加工基地的原因是(  )
| A.欧美产业转移 | B.玉石文化传统浓厚 | 
| C.原料供应中心 | D.消费需求巨大 |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 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 A.地形、地质构造复杂 | B.资金短缺 | 
| C.技术力量不足 | D.多年冻土的存在 |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 
|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 
|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 
|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 
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
| A.炼铜工业、钢铁工业、精密仪表 | 
| B.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高档服装 | 
| C.印刷厂、家具制造、水产品加工 | 
| D.制伞、炼铜、集成电路 |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 
| B.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 
| C.加剧了人地矛盾 | 
| D.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 
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 
| B.露天焚烧 | 
|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 
|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 
不同的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 A.①——气温低,冬季酷寒、烈风——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 
|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 
|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 
|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 
关于该图b区域中松嫩平原和a区域中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前者为温带季风气候,后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 B.前者大陆性较强,后者大陆性较弱 | 
| C.前者农作物生长期较长,后者生长期较短 | 
| D.前者雨热同期,后者雨热不同期 | 
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答:下图中非湿地为(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下题。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华北地区 | B.西北、西南地区 | 
| C.华南、西南地区 | D.东北、东南地区 |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
|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 B.恢复荒漠化地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 
|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 
| D.改善荒漠化地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 
| C.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 
|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 
| 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如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 
|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 
|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 
|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 
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 
|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 
|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 
|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 
某企业是大型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集团,为世界众多品牌组装电脑等电子产品。2013年8月,该企业开始在郑州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在深圳的工厂逐步停止招工。回答下列问题。该企业由深圳向郑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 | B.降低劳动力的成本 | 
| C.深圳原材料日趋枯竭 | D.郑州科技实力增强 | 
该类企业的转移将(  )
| A.增大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 
| B.推动迁出地的城市化进程 | 
| C.利于迁入迁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 | 
| D.促进迁入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 A.利用RS技术 | B.利用GPS技术 | 
| C.利用GIS技术 | D.实地考察 | 
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人口问题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以下人口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表格
| 2004年(‰)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 全国 | 
   12.29 | 
   6.42 | 
   5.87 | 
  
| 北京 | 
   6.1 | 
   5.4 | 
   0.7 | 
  
| 上海 | 
   6 | 
   7.2 | 
   ﹣1.2 | 
  
 
(1)读表格,上海人口为      增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和上图分析,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而实际居住人口快速增长应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浙江省某地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后,经大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渐下降。
(1)图中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         、          等,发展粮食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
(2)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等。
(3)水土流失给浙江省造成的危害有     (双项选择)。
| A.污染河流 | B.降低山区土壤肥力 | 
| C.诱发地震 | D.泥沙淤积河道和水库 | 
(4)浙江省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有 、 等。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76.1亿元,较2009年增长37.9%。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并且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的重点交叉产业,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图示意中国大陆锂离子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
(1)据报道,四川将打造国内最大的稀土锂电池产业基地。简要分析四川省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简要说明我国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 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下游相关资料:下第聂伯河已建成卡霍夫卡水库、克列缅丘格水库和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水库等6座梯级水库,总水面面积近69万平方米,其中水深2米的浅水区水面面积约13.6万平方米。水库总库容43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85.7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383.6万kW,年发电量143.9亿kW·h。使该河段水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建坝前河水季节分配
| 流量分配 | 
   春季 | 
   夏、秋 | 
   冬季 | 
  
| 比例 | 
   61% | 
   24% | 
   15% | 
  
 
建坝后河水季节分配
| 流量分配 | 
   春季 | 
   夏、秋 | 
   冬季 | 
  
| 比例 | 
   38% | 
   32% | 
   30% | 
  
 
根据材料二第聂伯河水系图判断该河流流向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信息分析建坝前和建坝后第聂伯河下游河水季节变化特点(4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