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德阳卷)化学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 B. | 火柴折断 | C. | 食物腐烂 | D. | 干冰升华 |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普通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 
| B. | 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 
| C. | 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 
| D. | 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焚烧秸秆 | 
2014年4月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中的 、 元素的质量比为  | 
| B. | 
   苯分子是由 个碳元素和 个氢元素组成  | 
| C. | 
   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 D. | 
   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和方法 | 
  
| A | 
   
    溶液(
    )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 B | 
   
    溶液(
    ) | 
   加入适量
    溶液,过滤 | 
  
| C | 
   
    (
    ) |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 
  
| D | 
   
    (
    )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甲的溶液从 ℃降到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 B. |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 C. | 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 ℃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 | 
| D. | ℃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 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 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 | 
将一定质量的
 溶液与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 
 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M的质量/  | 
   S的质量/ g | 
   M2S的质量/ g | 
  
| 甲 | 
   6.0 | 
   2.5 | 
   7.5 | 
  
| 乙 | 
   7.0 | 
   1.5 | 
   7.5 | 
  
A.64 B.56 C.39 D.23
高氯酸(
 )和亚氯酸钠(
 )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中
 元素的化合价是。
 (2)反应器
 中的生成物有
 、
 、
 、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反应器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的化学式是。
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已知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组成E的元素是。
 (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图所示的是物质
 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
 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的气体;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
 的溶液呈蓝色;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参与光合作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
 的化学式。
 (2)
 可能是。
 (3)
 和
 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和
 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
 )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选填装置编号)。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填字母编号)。
 
| A. |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 |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 
 C. |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 
 D. |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下图),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填字母编号)。
 
| A. | 
   水和浓硫酸  | 
 B. | 
   水和氯化钠固体  | 
 C. | 
   水和硝酸铵固体  | 
 D. |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