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推荐化学氮气、氧化物及硝酸
2.8 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 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 )=0.80 mol·L-1 | 
  
| 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82 g Fe | 
| C.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1.0 mol·L-1 | 
| D.1.12 L气体是NO、NO2的混合气体 |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 选项 | 
   W | 
   X | 
  
| A | 
   盐酸 | 
   Na2CO3溶液 | 
  
| B | 
   稀HNO3 | 
   Fe | 
  
| C | 
   CO2 | 
   Ca(OH)2溶液 | 
  
| D | 
   O2 | 
   Na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 B.浓硝酸在光照下发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 C.SO2、NO2分别与水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 D.水泥、普通玻璃、陶瓷等都是传统的硅酸盐制品 |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 A.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 
| B.X:硝酸钡溶液 Y:二氧化硫 | 
| C.X:氯化铝溶液 Y:氨气 | 
| D.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 =3Cu2++2NO↑+4H2O | 
  
|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 
下图中,A是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与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5种常见物质X、Y、Z、E、F均含有同一元素M,已知Y是单质,Z是NO(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X可能是一种 | B.M可能是金属 | 
| C.E是一种有色气体 | D.X→Y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 
   甲 | 
   乙 | 
   丙 | 
  
| ① | 
   CO2 | 
   SO2 | 
   石灰水 | 
  
| ② | 
   HCl | 
   CO2 | 
   石灰水 | 
  
| ③ | 
   CO2 | 
   SO2 | 
   Ba(NO3)2 | 
  
| ④ | 
   NO2 | 
   SO2 | 
   BaCl2 | 
  
| ⑤ | 
   CO2 | 
   NH3 | 
   CaCl2 |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Ⅰ.探究上述四种酸的氧化性相对强弱及其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的性质
(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   | 
   酸 | 
   实验结果 | 
  
| a | 
   浓硫酸 | 
   加热后发生反应,产生无色刺激性气体 | 
  
| b | 
   稀硫酸 | 
   加热也不发生反应 | 
  
| c | 
   浓硝酸 | 
   不加热即发生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 | 
  
| d | 
   稀硝酸 | 
   微热发生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 
  
 
①由上表中实验结果,四种酸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由上表可知,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不反应,但若同时通入O2,铜片能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产生的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则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   (填字母)。 
A.通入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X气体后溶液无明显现象
C.通入Y气体后产生沉淀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填字母)。 
A.硝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B.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强
C.HNO3能氧化H2SO3(或SO2)
D.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
Ⅱ.如图是某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简述利用该装置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是NO的操作过程: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证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0.80 mol·L-1
=3Cu2++2N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