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三模拟(一)理科数学试卷
已知全集U=R,集合
,
,则A∩(∁U B)=( )
A.(0,1) B.
C.(1, 2) D. (0,2)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1)若命题
为假命题,命题
为假命题,则命题“
”为假命题;
(2)命题“若
,则
或
”的否命题为“若
,则
或
”;
(3)命题“
”的否定是“
”.则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 |
B.![]() |
C.![]() |
D.![]() |
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若其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为奇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 )
A.关于点 对称 |
B.关于直线 对称 |
C.关于点 对称 |
D.关于直线 对称 |
设
,
,
为整数(m>0),若
和
被
除得的余数相同,则称
和
对模
同余,记为
.若
,
,则
的值可以是( )
| A.2011 | B.2012 | C.2013 | D.2014 |
某中学为了解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在3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并统计这200名学生的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得到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推测,这3 000名学生在该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数是________.
已知集合A={x|x2-2x-3>0 },B={x|ax2+bx+c≤0},若A∩B={x|3<x≤4},
A∪B=R,则
的最小值为____.
请阅读下列材料:若两个正实数a1,a2满足
,那么
.
证明:构造函数
,因为对一切实数x,恒有
,所以
,从而得
,所以
.
根据上述证明方法,若n个正实数满足
时,你能得到的结论为 .(不必证明)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一点,CD切半圆于点D,CD=2,DE⊥AB,垂足为E,且E是OB的中点,则BC的长为 .
某校高一年级6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全部在40分至100分之间,现将成绩分成以下6段:
,据此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成绩在区间
的频率;
(2)从成绩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3名学生,其中成绩在[90,100]内的学生人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与均值.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
是菱形,
是矩形,
平面
,
,
.
(1)求证:平面
平面
;
(2)若二面角
为直二面角,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
的正弦值.
如图所示,已知A、B、C是长轴长为4的椭圆E上的三点,点A是长轴的一个端点,BC过椭圆中心O,且
,|BC|=2|AC|.
(1)求椭圆E的方程;
(2)在椭圆E上是否存点Q,使得
?若存在,有几个(不必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过椭圆E上异于其顶点的任一点P,作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若直线MN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m、n,证明:
为定值.
已知函数
.
(1)若
,求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
(2)求
的极值;
(3)若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在区间
上有公共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若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是等差数列,若
则数列
则函数
的零点为( )
和1
和0




对称
对称
对称
对称
与
的夹角为
,且
,若
,且,
,则实数
的值为( )




的展开式中x3的项的系数是____(用数字作答)
(
为参数且
)与曲线
(
是参数且
),则直线
与曲线
的交点坐标为 .
,
.
的最小正周期;
、
,
,
,求
的值.
中,
,
且
.
为数列
的前
项和,且
.
,求数列
的前
;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