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全程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五十七第八章第八节练习卷
已知M(-2,0),N(2,0),则以MN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的轨迹方程为( )
A.x2+y2=2 | B.x2+y2=4 |
C.x2+y2=2(x≠±2) | D.x2+y2=4(x≠±2) |
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3,0),F2(3,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那么它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 )
A.6![]() |
B.4 | C.2 | D.1 |
设x1,x2∈R,常数a>0,定义运算“*”:x1*x2=(x1+x2)2-(x1-x2)2,若x≥0,则动点P(x,)的轨迹是( )
A.圆 | B.椭圆的一部分 |
C.双曲线的一部分 | D.抛物线的一部分 |
已知点F(,0),直线l:x=-
,点B是l上的动点,若过B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线段BF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M,则点M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 B.椭圆 |
C.圆 | D.抛物线 |
设动点P在直线x=1上,O为坐标原点,以OP为直角边、点O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OPQ,则动点Q的轨迹是( )
A.圆 | B.两条平行直线 |
C.抛物线 | D.双曲线 |
已知动点P(x,y),若lgy,lg|x|,lg成等差数列,则点P的轨迹图象是( )
已知点P在定圆O的圆内或圆周上,动圆C过点P与定圆O相切,则动圆C的圆心轨迹可能是( )
A.圆或椭圆或双曲线 |
B.两条射线或圆或抛物线 |
C.两条射线或圆或椭圆 |
D.椭圆或双曲线或抛物线 |
已知双曲线-y2=1(a>1)的一条准线为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B.![]() |
C.![]() |
D.![]() |
平面上有三个点A(-2,y),B(0,),C(x,y),若
⊥
,则动点C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
设定点M(-3,4),动点N在圆x2+y2=4上运动,以OM,O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MONP,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 .
坐标平面上有两个定点A,B和动点P,如果直线PA,P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m,则点P的轨迹可能是:①椭圆;②双曲线;③抛物线;④圆;⑤直线.试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
设椭圆方程为x2+=1,过点M(0,1)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点P满足
=
(
+
),当l绕点M旋转时,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短轴长为2,一条准线的方程为l:x=2.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的右焦点,点M是直线l上的动点,过点F作OM的垂线与以OM为直径的圆交于点N,求证:线段ON的长为定值.
已知圆C与两圆x2+(y+4)2=1,x2+(y-2)2=1外切,圆C的圆心轨迹方程为L,设L上的点与点M(x,y)的距离的最小值为m,点F(0,1)与点M(x,y)的距离为n.
(1)求圆C的圆心轨迹L的方程.
(2)求满足条件m=n的点M的轨迹Q的方程.
(3)在(2)的条件下,试探究轨迹Q上是否存在点B(x1,y1),使得过点B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点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