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首页 / 试题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容量瓶检漏时,向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B.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C.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中含有少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
D.配制稀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时,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甲同学配制5%的NaCl溶液100 g,乙同学配制0.5 mol/L的NaCl溶液100 mL(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同学所需溶质的质量相同
B.两同学所需实验仪器种类相同
C.两同学所配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D.两同学所配溶液的质量相同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的金刚石和C60中的碳原子数目
B.0.1 mol/L NaCl溶液与0.05 mol/L Na2CO3溶液中所含Na的数目
C.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SO2和SO3的分子数目
D.等体积pH都为3的稀盐酸与FeCl3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数目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0.1NA
B.常温下,14 g 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氢原子
C.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D.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NA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下列条件能将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出来的是(  )
①每10 mL溶液中含有0.23 g Na的硫酸钠溶液
②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的NaOH溶液
③浓度为18.4  mol·L1的硫酸10 mL加到100 mL水中所得的稀硫酸
④标准状况下,100 mL氨气溶于2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 g·cm3的氨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8.34 g FeSO4·7H2O样品隔绝空气加热脱水,其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SO4·7H2O晶体中有4种不同结合力的水分子
B.在100 ℃时,M的化学式为FeSO4·6H2O
C.在200 ℃时,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D.380 ℃的P加热至650 ℃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过氧化钡(BaO2)晶体中所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C.将1 mol FeCl3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NA
D.常温常压下,33.6 L氯气与56 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 g有机物C2H6O中含有的H—O键的数目为NA
B.常温下,2 L 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小于2NA
C.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D.对于反应:C2H2(g)+O2(g)=2CO2(g)+H2O(l)ΔH=-1300 kJ/mol,有2NA个碳氧双键形成时,放出1300 kJ的热量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
C.10 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CO32总数为3NA
D.通常状况下,4.2 g丙烯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0.6NA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00 mL某溶液中除H和OH外,只含有4.5 mol SO42和3.0 mol金属离子,则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6.0 mol·L1 B.3.0 mol·L1 C.9.0 mol·L1 D.4.5 mol·L1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 mol/L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

A.35.3 g B.33.5 g C.32.3 g D.11.3 g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X溶于水能电离出K、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4 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若向溶有2.83 g X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4.66 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

A.K2SO4·Cr2(SO4)3 B.2K2SO4·Cr2(SO4)3
C.K2SO4·2Cr2(SO4)3 D.K2SO4·Cr2(SO4)3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C.分液操作时,由于分液漏斗下端已沾满下层液体,故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D.用托盘天平称量11.74 g氯化钠晶体
E.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2)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④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向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硫酸亚铁铵晶体,这种晶体俗名“摩尔盐”,它比绿矾稳定得多。将摩尔盐低温烘干后,称取7.84 g加热至100 ℃失去结晶水,质量变为5.68 g。
Ⅱ.选择图所示的部分装置连接起来,检查气密性后,将上述5.68 g固体放入A装置的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充分吸收产生的气体并测出气体质量为0.68 g。

Ⅲ.向A中加入适量3%的H2O2溶液,充分振荡后滤出沉淀,洗净、干燥、灼烧后,测得其质量为1.6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要检验FeSO4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
(2)实验Ⅱ中,选择的装置是A接________接________(填代号),A装置中未使用分液漏斗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锥形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A中产生的气体所用试剂应是________;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保证A中产生的气体被完全吸收,以准确测量其质量,他们在A中反应停止后再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摩尔盐中,n(NH4+)∶n(Fe2)∶n(SO42)∶n(H2O)=____________。

来源: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