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3-201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在相同时间内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1 mol/(L·s) | B.v(N2)=0.1 mol/(L·s) | 
| C.v(N2)=0.2 mol/(L·s) | D.v(NH3)=0.3 mol/(L·s) |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2(g)                     △H1=-393.5 kJ/mol
(2)H2(g)+
O2(g)=H2O(1)                  △H2=-285.8 kJ/mol
(3)CH3COOH(1)+2O2(g)=2CO2(g)+2H2O(1)   △H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1)的△H为
| A.△H=+244.1kJ/mol | B.△H=-488.3 kJ/mol | 
| C.△H=-996.6 kJ/mol | D.△H=+996.6 kJ/mol |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K值越大 | 
| B.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小 | 
| C.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大 | 
| D.K值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HCOO-+H3O+ | 
   B.HS-+H2O S2-+H3O+ | 
  
C.CO2+H2O HCO3-+H+ | 
   D.CO32-+H2O HCO3-+OH- |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Mg2+、SO42-、Cl- | B.Ba2+、K+、OH-、NO3- | 
| C.Al3+、Cu2+、SO42-、Cl- | D.Na+、Ca2+、Cl-、AlO2- | 
25oC时,amol·L-1一元酸HA溶液与b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a=b | B.a>b | C.c(A-)=c(Na+) | D.c(A-)<c(Na+) | 
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NaHSO4溶液 | B.KF溶液 | C.KAl(SO4)2溶液 | D.NaI溶液 | 
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倍 |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 
| C.提高溶液的温度 | D.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2CO2(g)+S(l) △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 
|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 
|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 
|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 
| B.I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 C.I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 D.I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 
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说法正确的,下列是
|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 
|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 
|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 
|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 
0.1 mol·L-1NaOH溶液和0.1 mol·L-1NH4C1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是
| A.c(Na+)>c(C1-)>c(OH-)>c(H+) | 
| B.c(Na+)=c(C1-)>c(OH-)>c(H+) | 
| C.c(Na+)=c(C1-)>c(H+)>c(OH-) | 
| D.c(C1-)>c(Na+)>c(OH-)>c(H+) |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 
|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差值偏小 | 
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C1-(aq) | 
  
| B.滤液b中不含Ag+ | 
|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 
|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 
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 
|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K2SO4固体,c(Ba2+)增大 | 
| C.含l mol KOH的溶液与l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3-) | 
| D.在(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H2SO4,可使c(NH4+)=2c(SO42-)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A.T1>T2,△H>0 | B.T1> T2,△H<0 | 
| C.T1<T2,△H>0 | D.T1< T2,△H<0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
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2 | B.3 | C.4 | D.5 |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 
| B.混合溶液的pH=7 |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 
  
|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
MgO(s)+CO2(g)+SO2(g) △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选项 | 
   x | 
   y | 
  
| A | 
   温度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 
  
| B | 
   CO的物质的量 |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 
  
| C | 
   SO2的浓度 | 
   平衡常数K | 
  
| D |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 
   CO的转化率 |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 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比较下列溶液的pH(填“>”“<”或“=”):
①0.1 mol·L-1Na2CO3溶液    0.1 mol·L-1NaHCO3溶液
②0.1 mol·L-1NH4Cl溶液    0.01 mol·L-1NH4C1溶液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c为负极;a、c相连,c为正极;b、d相连,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4)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的固体的主要成份是           。
(5)氯化铁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7(填“>”“<”或“=”),离子反应总方程式为:                     。
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烧碱溶液; | 
| B.用碱式滴定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 
|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m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 
|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为V1mL; |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D 
     。
(2)操作E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3)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
(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它操作均正确)。
(6)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 温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或“=”);
(2)830℃时,向一个5L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80 mol 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时c(A)=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1)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N2。25℃时,反应进行l0 min,溶液的pH由7变为l 2。
①N2的结构式为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平均反应速率v(NO3-)为       mol·L-1·min-1。
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2-,写出2种促进NO2-水解的方法                                                            。
(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    g。
HCOO-+H3O+
Ag+(aq)+C1-(aq)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