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 
| B.运载火箭升空的动力主要来自化学能 | 
| C.“玉兔”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 D.玻璃纤维是玻璃钢的增强体,其组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C-C单键 | 
|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无水酒精作消毒剂 | 
| C.地沟油可用作汽车燃料,其组成与汽油、煤油、柴油相同 | 
|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但纤维素不能水解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 B.Mg→MgCl2→MgCO3→Mg(OH)2 | 
| C.Al→Al2O3→Al(OH)3→AlCl3 | D.Fe→FeCl3→Fe(OH)3→Fe2O3 | 
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
|   | 
   物质类别 | 
   分类依据 | 
  
| A | 
   酸 | 
   电离时能否产生氢离子 | 
  
| B | 
   碱性氧化物 | 
   是否属于金属氧化物 | 
  
| C | 
   胶体 | 
   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 
  
| D | 
   强电解质 | 
   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得电子数越多其氧化能力越强 | B.发生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 
| C.常温下所有的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 D.两种难溶物溶解度小的物质其Ksp一定也小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H和18O组成的水11 g,所含的中子数为4NA | 
| B.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C原子数为NA | 
| C.在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所含H+的个数小于0.1NA | 
| D.室温下H2O2分解得到16 g 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分散系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中: 、Fe3+、 、Cl- | 
  
B.明矾溶液中:Na+、Mg2+、 、![]()  | 
  
| C.氢氧化铁胶体中:H+、K+、Cl-、S2- |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Ba2+、C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SO2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 
| B.常温下实验室可以用稀硝酸与铁反应制取NO气体 | 
| C.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常鼓入热空气,其目的是氧化Br- | 
| D.SiO2不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可得到干燥的氢气 | 
| B.图乙所示,可以验证氯气的漂白性 | 
| C.图丙所示,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 | 
| D.图丁所示,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5.85 g | 
|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 C.滴瓶中的滴管使用时,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放回原瓶 | 
| D.测量醋酸溶液的pH时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得的pH偏大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Fe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的FeCl3杂质:Fe+Fe3+=2Fe2+ | 
B.实验室制取NO2:Cu+4H++2 =Cu2++2NO2↑+2H2O | 
  
C.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 +Ba2++OH-=BaSO4↓+H2O | 
  
D.向氯化铝溶液通足量氨气:Al3++4NH3+4H2O=4 +[Al(OH)4]- | 
  
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A.增大压强 | B.升高温度 | C.增大CO的浓度 | D.分离出C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盐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c(Cl-) | 
| B.1 mol CH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等于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 
| C.80℃的纯水的pH大于25℃的纯水的pH | 
|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 |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Z的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 | 
| B.X元素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元素的大 | 
| C.若Y元素存在最高价含氧酸,其酸性比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弱 | 
| D.Z元素与氢元素一定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共价化合物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g)+N(g) 
Y(g)+2Z(?),产物Y在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Y%)不同温度、压强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Z是气体 | 
|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Z是固体或液体 | 
|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Z是气体 | 
| 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Z是固体或液体 | 
用下图装置模拟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电解生成的Cl2将尿素[CO(NH2)2]氧化成N2排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的正极为b | 
| B.尿素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3Cl2+H2O=N2+CO2+6HCl | 
| C.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与电解前相比pH增大 | 
| D.阳极收集到气体4.48 L(标准状况)时,被氧化的尿素为6.0 g |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好能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Ⅰ.已知: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a kJ·mol-1
②CO(g)+l/2O2(g)=CO2(g)    ΔH=b kJ·mol-1
③C(石墨)+O2(g)=CO2(g) ΔH=c kJ·mol-1
则反应4Fe(s)+3O2(g)=2Fe2O3(s)的焓变ΔH=       kJ·mol-1。
Ⅱ.依据原电池的构成原理,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序号)。
A.C(s)+CO2(g)=2CO(g) ΔH>0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0
C.2H2O(l)=2H2(g)+O2(g) ΔH>0  D.CH4(g)+2O2(g)=CO2(g)+2H2O(l)    ΔH<0
若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则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Ⅲ.氢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验测得,在通常情况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用氢气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①一定条件下,下列叙述可以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υ正(N2)=υ逆(NH3)
B.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下图表示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每次只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中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的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图中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③温度为T℃时,将4a mol H2和2a mol N2放入0.5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由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F、X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产物已略去):
已知:B、X为单质,常温下D为无色液体,A、B含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E气体是大气污染物,F是一元强酸。
①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现有25℃时0.1 mol·L-1 A的水溶液,若向其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的稀硫酸,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③在常温下,向V1 L pH=a的A的水溶液中加入V2 L pH=b的盐酸,且a+b=14,若恰好完全反应,则V1和V2的关系为Vl    V2(填“>”、“<”、“=”或“无法确定”),等pH的所得溶液与盐酸比较,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为后者的108倍,则两种溶液的pH=      。
(2)若E气体不是大气污染物,F是二元弱酸。
①B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②写出氧化铁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少量气体E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得不溶物F,F的Ksp=2.8×10-9。现将该沉淀放入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其Ksp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组成不溶物F的阴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             。
某蓄电池反应为NiO2+Fe+2H2O
Fe(OH)2+Ni(OH)2。
(1)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下列字母),放电时生成Fe(OH)2的质量18 g,则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
| A.NiO2 | B.Fe | C.Fe(OH)2 | D.Ni(OH)2 | 
(2)为防止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该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相连。
(3)以该蓄电池做电源,用右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
(4)精炼铜时,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相连,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甲同学设计如下除杂方案:
已知:
|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u(OH)2 | 
   Zn(OH)2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3 | 
   7.5 | 
   5.6 | 
   6.2 | 
  
| 完全沉淀时的pH | 
   3.9 | 
   9.7 | 
   6.4 | 
   8.0 | 
  
 
则加入H2O2的目的是                                                  ,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中的pH调节到8,你认为此观点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易溶于水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以铁屑为原料的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加稀硫酸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       。
(2)制得的FeSO4溶液中需加入少量的H2SO4酸化,目的是                      。若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FeSO4·7H2O,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按顺序填写)。
a.过滤洗涤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灼烧      e.干燥
(3)该晶体盐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升高温度可发生分解反应。
①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先通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                   。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N2至常温,其目的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E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
②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含有K2CO3、FeO、Fe,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含铁样品。现设计下列三种实验方案对该样品进行物质含量测定。
【甲】
【乙】
【丙】
三次平均消耗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Vb mL你认为以上方案中   无法确定样品的组成,理由是                                     。
、Fe3+、
、Cl-

=Cu2++2NO2↑+2H2O
+Ba2++OH-=BaSO4↓+H2O
+[Al(O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