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化学试卷
下列添加在食品中的物质(括号内物质),属于合法添加剂的是( )
| A.海参(甲醛) | B.白酒(甲醇) | 
| C.食盐(KIO3) | D.奶粉(三聚氰胺) |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 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 
| B.用SO2漂白食品 | 
|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 
| 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 
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烧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 B.液溴用水封保存 | 
|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 A.酸雨 | B.光化学烟雾 | C.臭氧空洞 | D.温室效应 |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而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 A.NH3 | B.Cl2 | C.CO2 | D.NO | 
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氯代烃,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 A.C3H8 | B.C4H10 | C.C5H12 | D.C6H14 | 
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可行的办法( )
| A.加入KSCN溶液 | B.通入氯气 | 
| C.加入NaOH 溶液 | D.加入铁粉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 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 | B.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g | 
|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 D.H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g/mol | 
反应A(g)+3B(g)
2C(g)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0.5min内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有关反应速率中正确的是  (    )
A.v(A)=0.005mol·L-1·s-1        B.v(C)=0.002mol·L-1·s-1
C.v(B)=v(A)/3                    D.v(A)=0.001mol·L-1·s-1
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浓硫酸的质量增加 | B.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 
| C.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D.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 |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 
|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 
|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 
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 
|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 
|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 
| D.限制使用电动车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 
|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 
| 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H2O+CO2↑ | 
| D.氢氧化铜与稀硝酸混合:OH-+H+=H2O |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NO3-、Na+、CO32- | B.Na+、Cl-、H+、HCO3- | 
| C.Mg2+、Al3+、Cl-、OH- | D.Ca2+、CO32-、K+、OH- | 
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C=O键 | 
| B.乙酸能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 | 
| C.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 D.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 
现用98%的浓H2SO4(
=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500mL。
(1)请将下列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 | 
| B.反复颠倒摇匀 | 
| C.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 | 
| D.洗净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并将洗液转至容量瓶 | 
E.稀释浓H2SO4
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 20mL, 25mL的量筒,选用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将使实验最终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会使最终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_______,否则会使浓度_______;洗涤烧杯2~3次,洗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最终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⑤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结果_______,仰视会使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下表列出了A-R 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周期\族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O | 
  
| 2 | 
     | 
     | 
     | 
   E | 
     | 
   F | 
     | 
     | 
  
| 3 | 
   A | 
   C | 
   D | 
     | 
     | 
     | 
   G | 
   R | 
  
| 4 | 
   B | 
     | 
     | 
     | 
     | 
     | 
   H | 
     | 
  
 
(1)填元素符号B        D     。其中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弱的是     (填化学式)。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G元素形成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G元素和H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
如下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①写出(3)中的电极反应:Fe:      、        Zn:          。
②比较(1)、(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填序号)。
(1)把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并微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尿酸         B.蔗糖         C. 蛋白质      D.葡萄糖
(2)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是(  )
A.危险垃圾     B.有害垃圾     C.可回收物     D.其他垃圾
(3)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的选择与身体健康关系很大。右表是某位同学的的早餐食谱:
| 主食 | 
   面包 | 
  
| 副食 | 
   酱牛肉 | 
  
| 饮品 | 
   豆浆 | 
  
 
表中主食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         (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下同);副食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           , 豆浆所属的分散系为________( 填“溶液”“浊液”或“胶体”)。考虑到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你认为应该增加的配菜是            。
(1)已知工业上生产H2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CO (g) + H2O (g)
CO2(g) + H2 (g)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请回答:
①恒容增大H2O (g)的物质的量,则CO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
②若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在某温度时,该反应10 min达到平衡,且有如下数据:
| 浓度       物质 | 
   CO | 
   H2O | 
   CO2 | 
   H2 | 
  
| 起始浓度/(mol·L-1) | 
   2.0 | 
   x | 
   0 | 
   0 | 
  
| 平衡浓度/(mol·L-1) | 
   0.4 | 
   6.4 | 
   1.6 | 
   1.6 | 
  
 
则上表中x=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2)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模仿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设计出下图装置,通过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                            。
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写“A”、“B”、“C”、“D”)_______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