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2014学年安徽省濉溪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 
| B.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 
|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 
| D.用明矾净化水 | 
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 O2(g)ΔH=242 kJ·mol-1 | 
  
| B.2H2(g)+O2(g)=2H2O(l)ΔH=-484 kJ·mol-1 | 
C.H2(g)+ O2(g)=H2O(g)ΔH=242 kJ·mol-1 | 
  
| D.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 | 
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 
|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 
|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 
|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 
| 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 
|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 
| 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 | 
如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7O2N
B.该有机物的名称为α氨基丙酸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
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 
   B.![]()  | 
   C.![]()  | 
   D.![]()  |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 B.H2SO4 | C.AgNO3 | D.Na2SO4 |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一定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2H4O与C3H6O | B.C2H4O2与C3H6O2 | 
| C.C7H8与C8H10(均含苯环) | D.C7H8O与C8H10O(均含苯环) | 
下列五组物质,其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是
①淀粉和纤维素   ②硝基乙烷 C2H5NO2和甘氨酸NH2CH2COOH 
③乙酸和乙二酸   ④二甲苯和苯乙烯   ⑤2—戊烯和环戊烷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⑤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 
| C.1 mol甲基的电子数目为7NA | 
|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 | 
|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 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 
|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 
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加成反应 | B.消去反应 | C.酯化反应 | D.银镜反应 | 
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组成的混合脂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0% | B.15% | C.20% | D.无法确定 | 
有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它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6 mol NaOH完全反应 | 
| B.有弱酸性,1 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4 mol Br2 | 
| C.在Ni催化下,1 mol该物质可以和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 D.它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只能生成两种产物 | 
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 
| B.C60和石墨 | 
C. 和![]()  | 
  
| D.35Cl和37Cl | 
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             ;②互为同系物的是                ;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某烯烃,经与氢气加成反应可得到结构简式为
的烷烃,则此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                           。
实验室进行实验①制乙烯 ②制溴苯 ③石油分馏 ④银镜反应 ⑤制乙酸乙酯
(1)不需要加热的有                   ;
(2)需要水浴的有                   ;
(3)需要加碎瓷片的有                   ;
(4)反应中必须加入浓
的有                   。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 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 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② 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己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温度为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钢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可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3)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实验过程中控制鼓气的速度很重要:
①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
②若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会停止,原因:                                           ,
③若鼓气速度过慢反应也会停止,原因:                                         。
(5)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             接丙。
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A水解得到1molB和1mol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1)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       个氧原子。
(3)A中所含的官能团有:                            。
(4)B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5)1molB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理论上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O2(g)ΔH=242 kJ·mol-1



和

与CH3CHO能发生类似反应①、②的两步反应,最终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