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 1.2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练习卷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
C.心室腔内的血浆 | D.膀胱腔内的尿液 |
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
A.消化道内 | B.肾脏内 | C.细胞内 | D.内环境 |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
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 B.血浆、消化液 |
C.淋巴、组织液 | D.消化液、组织液、淋巴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 B.葡萄糖 | C.二氧化碳和氧 | D.氨基酸 |
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 B.雄性激素 |
C.性激素 | D.胰岛素 |
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O2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
A.1 | B.2 | C.3 | D.6 |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 ②细胞外液 ③血液(或淋巴) ④呼吸系统 ⑤泌尿系统 ⑥消化系统 ⑦体外环境
(1)氧气从体外空气进入体内细胞的正确顺序是( )
A.⑦④③②① B.⑦③④②①
C.⑦③①④② D.⑦④③②
(2)二氧化碳从体内到体外的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②⑦
C.①③②④⑦ D.①③⑤⑥⑦
(3)营养物质消化后进入人体内细胞的正确顺序是( )
A.⑦⑥⑤④③②① B.⑦⑥⑤③②①
C.⑦⑥③②① D.⑦⑥②①
(4)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⑥⑤⑦ D.①②③⑤⑦
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 B.尿素 | C.激素 | D.维生素 |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液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正常成年人24小时内可以由大肠排出100毫升水,这部分水的来源是( )
A.全部来自饮水 |
B.全部来自食物 |
C.全部来自物质代谢 |
D.来自饮食和消化液未被消化道吸收的水分 |
下列属于人体排出Na+和K+的共同途径是( )
①由肾排出 ②由皮肤排出 ③由肺排出 ④由大肠排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① |
当人体缺钾时,会引起(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B.心率正常 |
C.心律失常 | D.醛固酮分泌增加 |
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起促进作用的是( )
A.渗透压升高 | B.抗利尿激素升高 |
C.血浆渗透压升高 | D.醛固酮升高 |
当人骤然遇冷时,皮肤表面会产生“鸡皮疙瘩”,其直接原因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B.皮肤血管收缩 |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D.皮肤立毛肌收缩 |
图中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是恒温动物 ②乙是恒温动物 ③甲是变温动物 ④乙是变温动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人体组织水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 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的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
C.不能消化脂肪 |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
血液中的每一对缓冲物质的组成都是( )
A.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
B.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 |
C.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 |
D.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
下列调节过程没有下丘脑参与的是( )
A.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 B.体温的调节 |
C.血糖平衡的调节 | D.二氧化碳 |
下图为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体温的来源是 。
(2)人体体温昼夜差别 。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 和
保持 的结果。
(3)在炎热夏季的15点时,人体体温为 ,写出此时体温调节的反射弧: 。
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AB段血糖含量剧增是由于 。
(2)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调节途径有 。
(3)CD段趋于相对稳定是由于 。
两种鼠A和B,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渗透调节功能,选择的鼠的重量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喂等量的食物,但不喂水。实验结果如下表:
|
物种A |
物种B |
代谢得到的水分 |
81 |
80 |
蒸发失去的水分 |
90 |
168 |
粪便含水量 |
2 |
20 |
(1)指出哪一种鼠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给出一种理由,说明作出的判断。
(2)指出鼠得到水分的一种代谢方式: 。
(3)指出两种由于蒸发而失水的途径: , 。
(4)如果不向实验动物供水,一段时间后A、B的生存状况如何?
下图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变化的生理活动可能是 ,该过程可能发生在 器官中。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 ,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 。
(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小时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6)为什么糖尿病人多食仍然总感觉饥饿,多饮仍然总感到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