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与生命、材料、能源等科学密切联系。下列有关化学发展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新药物,预防和治疗人类的疾病 | 
| B.研究高效、高残留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 
| C.开发光电转换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 | 
| D.开发高效的模拟酶催化剂,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B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B.乙酸的结构简式:![]()  | 
  
C.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 S | 
  
D.NH4Cl的电子式:![]()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的NaI溶液:K+、H+、SO 、NO![]()  | 
  
B.0.1 mol·L-1的NaHCO3溶液:K+、Na+、NO 、Cl- | 
  
| C.0.1 mol·L-1 FeCl3溶液:K+、Na+、ClO-、Cl- | 
D.0.1 mol·L-1的氨水:Cu2+、Na+、SO 、NO![]()  | 
  
2HI(g) 
H2(g)+I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B.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 | 
|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 
| D.逆反应的活化能等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CaH2能与水反应生成H2,可用作野外制氢气 | 
| B.NH3具有还原性,可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备少量氮气 | 
| C.SO2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Si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 A.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并收集NO | 
| B.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 | 
|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 
| D.用图4所示装置检验电流的方向 |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 
   X | 
   Y | 
   Z | 
   箭头上所标 数字的反应条件  | 
  
| A | 
   SiO2 | 
   Na2SiO3 | 
   H2SiO3 | 
   ①与Na2CO3熔融 | 
  
| B | 
   NaCl | 
   NaHCO3 | 
   Na2CO3 | 
   ②加热 | 
  
| C | 
   N2 | 
   NO2 | 
   HNO3 | 
   ③加热 | 
  
| D | 
   C | 
   CO | 
   CO2 | 
   ④灼热炭粉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为0.1 NA | 
| B.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 NA | 
| C.标准状况下,2.24 L的二氯甲烷中含有的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2 NA | 
| D.一定条件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1 NA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2Fe3+=Cu2++2Fe2+ | 
B.向NaClO溶液中加入浓盐酸:ClO +Cl +2H+=Cl2↑+ H2O | 
  
C.用氨水溶解Cu(OH)2:Cu(OH)2+4NH3·H2O=[Cu(NH3)4]2++2OH +4H2O | 
  
D.向NH4HCO3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 +OH =NH3·H2O+H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 
| B.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仅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C.在NH4HSO4溶液中由于NH4+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 
D.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O2 2SO3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 的值增大 | 
  
菠萝酯常用作化妆品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料苯酚能和NaHCO3溶液反应 | 
| B.菠萝酯可以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中间体中所有的原子都可以共平面 | 
| D.中间体和菠萝酯中均不含手性碳原子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H4的沸点比YH3高 | 
|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 C.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 
|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可能比金刚石高 | 
下列根据操作和现象或目的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或目的 | 
   结论 | 
  
| A | 
   工业上,将BaSO4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 | 
   将BaSO4转化为BaCO3 | 
   Ksp(BaSO4)>Ksp(BaCO3) | 
  
| B |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 | 
   有白色沉淀 | 
   AlO结合H+能力比CO强 | 
  
| C | 
   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 | 
   有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还原性 | 
  
| D | 
   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Hg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蛋白质发生盐析 |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 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所示溶液中:c(NH )>c(SO )>c(H+)>c(OH-) | 
  
B.点b所示溶液中:c(NH )=c(Na+)>c(H+)=c(OH-) | 
  
C.点c所示溶液中:c(SO )+ c(H+)= c(NH3·H2O )+ c(OH-) | 
  
D.点d所示溶液中:c(SO )>c(NH3·H2O )>c(OH-)>c(NH ) | 
  
N2(g)+3H2(g)
 2NH3(g) △H=-92.4 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前20分钟反应内放出的热量为46.2kJ | 
| B.第25分钟改变的条件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 | 
| C.若第60分钟时反应又达到了平衡,则时段Ⅲ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 
| D.时段Ⅰ仅将初始投放的物质浓度增至原来的2倍,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 
由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制阻燃型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从图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
(2)水化反应MgO+H2O = Mg(OH)2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3)结合元素周期律和表1可知,金属氢氧化物受热分解的规律有   。(写一条即可)
|   LiOH  | 
   NaOH | 
   KOH | 
   Al(OH)3 | 
   Mg(OH)2 | 
   Ca(OH)2 | 
   Ba(OH)2 | 
  
| 924 | 
   不分解 | 
   不分解 | 
   140 | 
   258 | 
   390 | 
   700 |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 (s) =" MgO" (s)+H2O (g)    ΔH =" 81.5" kJ·mol-1
①Mg(OH)2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②与常用卤系(如四溴乙烷)和有机磷系(磷酸三苯酯)阻燃剂相比,Mg(OH)2阻燃剂的优点是   。
化学物I是治疗失眠症药物雷美替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①的类型为:    ,反应④的类型为:    。
 (2)物质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反应③会生成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4)若未设计反应⑥,则化合物I中可能混有杂质,该杂质同样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两个五元环,其结构简式为    。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
 (6)已知:
 以
、
为原料,合成
,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工业以CH3OH与NaClO3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制取ClO2,同时产生CO2气体,已知该反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为2ClO
 + 2Cl- + 4H+ = 2ClO2↑+ Cl2↑+ 2H2O。
 (1)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工业生产时需在反应物中加少量Cl-,其作用是    。
 (3)生产中会发生副反应ClO
 + Cl- + H+ - Cl2↑+ H2O(未配平),若测得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Cl2的体积分数为3/73,则起始投料时CH3OH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直接氧化法制备混凝剂聚合硫酸铁[Fe2(OH) n (SO4) 3-n/2]m (n>2 , m≤10)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盐基度=n(OH-)/3n(Fe)×100% 。式中n(OH-)、n(Fe)分别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质的量。所得产品若要用于饮用水处理,需达到盐基度指标为 8.0%~16.0%。
 (1)实验加入硫酸的作用是    。取样分析Fe2+浓度,其目的是    。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    。若溶液的pH偏小,将导致聚合硫酸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氧化时控制反应温度为50~60℃的原因是    。
 (4)聚合反应的原理为m[Fe2(OH)n(SO4) 3-n/2] 
 [Fe2(OH)n(SO4) 3-n/2 ] m,则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产品盐基度的测定方法:
 Ⅰ 称取m g固体试样,置于400 mL聚乙烯烧杯中,加入25 mL盐酸标准溶液,再加20 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
 Ⅱ 室温下放置10 min,再加入10 mL氟化钾溶液,摇匀,掩蔽Fe3+,形成白色沉淀。
 Ⅲ 加入5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V  ml。
 Ⅳ 向聚乙烯烧杯中,加入25 mL盐酸标准溶液,再加20 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摇匀,盖上表面皿。然后重复Ⅱ、Ⅲ做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为V0   ml。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已知试样中Fe3+的质量分数为w1,则该试样的盐基度(w)的计算表达式为    。
以甲醇为替代燃料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1)CO、CO2可用于甲醇的合成,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g)+2H2(g)=CH3OH(g)                △H=" -102.5" kJ·mol-1 
 CO(g)+H2O(g) = CO2(g)+H2(g)            △H ="-42.9" kJ·mol-1  
 则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 =    kJ·mol-1     
 反应CO(g)+H2O(g) = CO2(g)+H2(g)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2)用CO2合成甲醇时可选用亚铬酸锌(ZnCr2O4)或CuCl为催化剂。
 ①工业制备亚铬酸锌是用CO还原ZnCrO4·H2O,同时生成Z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亚铬酸锌为催化剂时,工业上的适宜温度是:350℃~420℃,可能的原因是    。
 ② CuCl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制备时向CuCl2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发生反应CuCl2+Cu=2CuC1。在实验过程中应先加入浓盐酸,发生反应CuCl + HCl
H[CuCl2]。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倒入蒸馏水中有CuCl生成。实验过程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当c(Cl-)=2×10-3 mol·L—1时, c(Cu+-)=     mol·L—1。已知:Ksp(CuCl)=1.7×10-7。
 (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则负极反应是    。
Fe3+可以与SCN-、CN-、F-有机分子等形成很多的配合物。
 (1)写出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CN-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已知(CN)2是直线型分子,并有对称性,则(CN)2中π键和σ键的个数比为    。
 (4)写出一种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用化学式表示)
 (5)下图是SCN-与Fe3+形成的一种配合物,画出该配合物中的配位键(以箭头表示)。
 (6)F-不仅可与Fe3+形成[FeF6]3+,还可以与Mg2+、K+形成一种立方晶系的离子晶体(如下图)。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S
、NO
+Cl
+OH
2SO3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
的值增大
)>c(SO
)>c(H+)>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