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首页 / 试题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卷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小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④⑤⑥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
B.降水逐渐减少
C.人口密度依次增大
D.地势逐级升高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小题。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小题。
田晓的家乡位于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东部季风区——冰川纵横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b              ,c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3)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域自然特征的差异。

 
a
c
主要地貌类型
 
 
气候
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
 
植被
 
 
河流
 
河流较少,水量小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填名称)。我国从图中               (填字母)等国家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3)从图   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的不平衡。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甘肃省定西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逐渐脱贫致富。读图回答问题。

(1)导致定西县贫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    ;②    ;③    
(2)定西县脱贫致富源于退耕还林、还草,坚持走生态农业之路。结合上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将下列含义的字母代号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

A.牛、羊 B.沼渣、沼液
C.沼气池 D.肉、奶、皮毛

②据图说明定西县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