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质特征的是 ( )
| A.推行郡县制 | B.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吏 | 
| C.制定法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 
|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 
|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 
|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 
|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 
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
| A.各国使者 | B.宗教人士 | 
| C.少数民族首领 | D.各地学子 |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
|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 
|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 
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
| A.西突厥 | B.东突厥 | C.匈奴 | D.蒙古 |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 )
| A.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 B.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 
| 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 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 | 
唐太宗统治时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
| A.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家统一 | B.民族政策开明 | 
| C.尊重少数民族地区 | D.中原文化远播少数民族地区 | 
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康熙时这套制度得到强化。在这两个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B.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 
| C.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技的进步 | 
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统一台湾 
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    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④②③ |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 
| C.收复雅克萨之时 | D.收复台湾之时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以德服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 A.协调了人际关系 |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 
|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 
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孔子地位低下 | 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需要 | 
| C.受其它学派打击 |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
| A.编定“六经” | B.创立儒家学说 | C.提倡“仁”的思想 | D.开创私学 | 
亚里士多德曾对学生说:“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他可能在向学生解释( )
| A.唯物论 | B.三段论 | C.伦理学 | D.中庸之道 | 
下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②都是军人出身
③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做出了贡献 ④都曾出任本国的最高统治者

拿破仑                 华盛顿
|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 
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 
| C.社会契约的原则 | D.人民主权的原则 | 
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愿望是( )
| A.掠夺原料和抢占市场 | 
|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 C.引进英国先进技术 | 
| D.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 
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 )
| A.《独立宣言》 | B.《邦联条例》 | 
| C.《联邦宪法》 | D.《权利法案》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 A.强化君主制度,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 
| B.重创俄国势力,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 
|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 
| D.刺激法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 
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爆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 )
| A.建立执政府 |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 C.颁布《民法典》 | D.打退反法同盟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 
| B.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 
| C.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 
|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他们的历史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2)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4)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 
|   | 
   资质 | 
   本性 | 
   体格 | 
   教育 | 
   责任感 | 
   统驭 | 
   应变 | 
   私生活 | 
   机遇 | 
   得分 | 
   名次 | 
  
| 顺治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下 | 
   下 | 
   中 | 
   83 | 
   8 | 
  
| 康熙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 | 
   1 | 
  
| 雍正 | 
   中 | 
   下 | 
   中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107 | 
   3 | 
  
| 乾隆 | 
   上 | 
   中 | 
   上 | 
   上 | 
   上 | 
   上 | 
   上 | 
   中 | 
   上 | 
   110 | 
   2 | 
  
| 嘉庆 | 
   中 | 
   上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95 | 
   4 | 
  
| 道光 | 
   下 | 
   中 | 
   中 | 
   中 | 
   上 | 
   下 | 
   下 | 
   上 | 
   下 | 
   85 | 
   7 | 
  
| 咸丰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上 | 
   中 | 
   下 | 
   下 | 
   93 | 
   5 | 
  
| 同治 | 
   中 | 
   中 | 
   中 | 
   下 | 
   中 | 
   下 | 
   下 | 
   下 | 
   中 | 
   68 | 
   9 | 
  
| 光绪 | 
   中 | 
   中 | 
   下 | 
   中 | 
   中 | 
   中 | 
   下 | 
   上 | 
   下 | 
   87 | 
   6 | 
  
| 孙中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
“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
康熙帝“本性”的打分是“上等”,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
(5)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两位哲人,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
(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材料三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三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具体指什么?(2分)请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4分) 材料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对华盛顿的主要贡献作出简要评价。(4分)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