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如图,AB是⊙O的弦,OC⊥AB于点C,若AB=4,OC=1,则⊙O的半径为
A.![]() |
B.![]() |
C.![]() |
D.6 |
若将抛物线y=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一个新的抛物线,则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A.![]() |
B.![]() |
C.![]() |
D.![]() |
如图,在△ABC中,若DE∥BC,AD∶BD=1∶2,若△ADE的面积等于2,则△ABC的面积等于
A.6 | B.8 | C.12 | D.18 |
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CDB=30°,CD=2,则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

已知点A(0,2),B(2,0),点C在的图象上,若△ABC的面积为2,则这样的C点有
A.1 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点A(,
)、B(
,
)在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若
>
>1,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用“>”、“<”、“=”填空)
两块大小一样斜边为4且含有30°角的三角板如图水平放置.将△CDE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E点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时,
的长度为 .
如图所示,在△ABC中,BC=6,E,F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P在射线EF上,BP交CE于D,点Q在CE上且BQ平分∠CBP,设BP=,PE=
.当CQ=
CE时,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当CQ=
CE(
为不小于2的常数)时,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小明同学用纸板制作了一个圆锥形漏斗模型,如图所示,它的底面半径OB=3cm,高OC=4cm,求这个圆锥形漏斗的侧面积.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画图:
(1)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OA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将△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OA′B′;
(2)在4×4的方格中有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如图摆放,移动其中一个正方形到空白方格中,与其余四个正方形组成的新图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在图1,图2中分别画出两种符合题意的图形.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mx+m+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当m取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时,求方程的根.
如图,点A,B,C,D在⊙O上,O点在∠D的内部,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求∠OAD+∠OCD的度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国门旅游. 据有关报道,我国2010年和2012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分别约为6000万人次,8640万人次, 求这两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
如图,PB切⊙O于B点,直线PO交⊙O于点E,F,过点B作PO的垂线BA,垂足为点D,交⊙O于点A,延长AO交⊙O于点C,连结BC,AF.
(1)求证:直线PA为⊙O的切线;
(2)若BC=6,∶
=1∶2,求⊙O的半径的长.
某小区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可回收和其他三类,分别记为,
,
,并且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厨余垃圾”箱、“可回收物”箱和“其他垃圾”箱,分别记为A,B,C.
(1)若将三类垃圾随机投入三类垃圾箱,请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
(2)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小区三类垃圾箱中总1 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
|
A |
B |
C |
![]() |
400 |
100 |
100 |
![]() |
30 |
240 |
30 |
![]() |
20 |
20 |
60 |
试估计“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
“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就是关注民生问题,交通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解新建道路的通行能力,某研究表明,某种情况下,车流速度 (单位:千米/时)是车流密度
(单位:辆/千米)的函数,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关于
的函数表达式;
(2)车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计算公式为:车流量=车流速度
×车流密度
.若车流速度
低于80千米/时,求当车流密度
为多少时,车流量
(单位:辆/时)达到最大,并求出这一最大值.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1)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一次函数,点
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若在(1)的条件下,过点P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M,交二次函数
的图象于点N.若只有当1<m<
时,点M位于点N的上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请你构造恰当的函数,根据图象直接写出
的最大值.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2,点E是BC边上一点,∠DEF=45°且角的两边分别与边AB,射线CA交于点P,Q.
(1)如图2,若点E为BC中点,将∠DEF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DE与边AB交于点P,EF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Q.设BP为x,CQ为y,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如图3,点E在边BC上沿B到C的方向运动(不与B,C重合),且DE始终经过点A,EF与边AC交于Q点.探究:在∠DEF运动过程中,△AEQ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