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首页 / 试题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卷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干流由西到东依次经过的支流是(   )

A.金沙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 B.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
C.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D.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2—4月 B.5—7月 C.7—8月 D.9—10月

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

A.梅雨连绵 B.春雨菲菲 C.冰雪融化 D.气旋活动频繁

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源头至宜宾河段 B.三峡河段 C.宜昌至宜宾河段 D.川江河段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移民人数在国内外是空前的。据此回答下题。
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由于当地(  )

A.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B.人们的乡土观念的影响
C.以往曾有部分移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而闹返迁
D.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得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全国性商业城市组合正确的是(   )

A.武汉、合肥 B.重庆 C.重庆、成都 D.南京、上海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带,北岸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对洪水起调节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①       _____ ,②             _________ 。
图中资料1、2、3反映的问题及原因是                           。
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         。导致这次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是                                
图中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的甲、乙两图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读图判断,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图2中,反映a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是_______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依据下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a工程
b工程
坝址水文条件
年径流量(亿m3)
820
4510
平均含量(kg/m3)
1.6
1.2
年输沙量(亿吨)
1.34
5.3
总库容量(亿m3)
1640
393
调节库容(亿m3)
1310
165
库区水量损失(蒸发+用水)


入海水量
建坝前
330
近10000
建坝后
60~180
近10000
出库泥沙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仅200~3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库区内
建库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增多,90
年后每年约90%的泥沙出库
坝口至河口距离
900
1800

根据图1和上表,简要分析b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a工程的原因?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