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练习卷
可持续发展丰富的内涵是( )
A.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 B.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
C.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持续发展 |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 |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
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行为是 ( )
A.使用一次性产品 |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
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 D.禁止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 |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
A.共同性 | B.持续性 | C.公平性 | D.阶段性 |
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
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 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
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
根据“一个地球,一个家庭”的口号,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解决贫困问题 | B.加强法制教育,严格法制管理 |
C.进行国土整治,加快国土开发 | D.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
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A.蟒蛇皮背包 | B.含磷洗衣粉 | C.无氟冰箱 | D.一次性木筷 |
按照人地伙伴论的思想,人类倡导的发展模式应该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
B.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 |
C.快速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
D.强调环境保护,禁止从环境中索取资源 |
关于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四个原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B.因为地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必须限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
C.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各国承担相同责任 |
D.没有代际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生态环境保护 |
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 B.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C.通过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下图中3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
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是
。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这种转移违背了 原则。
下图是“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A硫 B余热C燃料气
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D冷却水 E蒸汽 F粉煤灰G除尘渣(石膏)H余热该工业园区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你能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