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劝学》练习卷
下边划线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 
|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 
|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 
| 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B.君子生非异也。 |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为下列各句划线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 B.假装 | C.借助,利用 | D.假的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 B.什么 | C.助词 | D.代词“之”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 B.驾驶;工作,事情 | 
|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 D.量词;功能 |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 B.超越,超过 | C.拒绝 | D.横渡,横穿 | 
“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 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B.子亦有不利焉 | 
| C.朝济而夕没版焉 | D.将焉取之 | 
指出下列划线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A.②③⑤ | B.①⑤⑥ | C.③⑦⑧ | D.④⑤⑧ |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B.何陋之有 | 
|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本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