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练习卷
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
A.煤的汽化与液化 | 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 |
C.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 | D.将煤粉粉碎 |
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20mL 3mol/L的X溶液 | B.20mL 2mol/L的X溶液 |
C.10ml 4mol/L的X溶液 | D.10mL 2mol/L的X溶液 |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压强变化基本无关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
B.2SO2(气)+O2(气)![]() |
C.CaCO3(固)![]() |
D.H2(气)+I2(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 |
B.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同![]() |
C.![]() ![]() |
D.![]() ![]() |
将盐酸滴到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A.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1倍 | B.盐酸浓度增加1倍,用量减至![]() |
C.增大碳酸钠粉末的用量 | D.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
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e2O3+3H2==2Fe+3H2O,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Fe2O3的量 |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输入量 |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
0.1mol/LNa2S2O3溶液与0.1mol/LH2SO4溶液各5mL和10mL水混合,反应速率为v1mol/(L·s);0.2mol/L Na2S2O3溶液与0.2mol/LH2SO4溶液各5mL和20mL水混合,反应速率为v2mol/(L·s);则v1和v2的关系是 (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不能确定 |
100mL 6 mol / 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
A.碳酸钠(固体) | B.水 |
C.硫酸钾溶液 | D.硫酸铵(固体) |
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分子碰撞机会 | B.增加分子的能量 |
C.增加了反应所需的能量 | D.增加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硫酸工业中燃烧硫铁矿生产SO2时,为提高生成SO2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把块状矿石粉碎成粉末 | B.降低温度 |
C.增大O2压强,向炉内喷吹O2 | D.使用催化剂Fe2O3 |
在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 B.使用催化剂 | C.降低温度 | D.增大容器体积 |
反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C的量 |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
D.压强不变充入![]() |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在一定条件下,NO能跟H2发生如下反应:2NO+2H2==N2+2H2O。经研究,上述反应是按以下三步反应依次进行的总反应(括号中是该条件下反应的相对速率):(Ⅰ)2NO+H2==N2O+H2O(慢);(Ⅱ)2N2O==2N2+O2(快);(Ⅲ)2H2+O2==2H2O(更快)。以上总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三步反应中的( )
A.(Ⅰ) | B.(Ⅱ) | C.(Ⅲ) | D.(Ⅱ)和(Ⅲ) |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N2O4(g) 2NO2(g);△H>0,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需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06mol/L降到0.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8s | B.等于12s | C.大于18s | D.小于18s |
亚氯酸盐(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 +H++Cl-+2H2O分解时,刚加入硫酸时反应缓慢,随后突然反应释放出ClO2,这是因为( )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
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 D.逸出的ClO2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 |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42-+Cl-+3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右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 |
B.纵坐标为v(H+)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 |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1至t2时间内的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
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图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 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
(2)加入催化剂 ;
(3)充入更多的H2 ;
(4)扩大容器的体积 ;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
反应3Fe(S)+4H2O====Fe3O4(s)+4H2(g),在一可变的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①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填增大、不变、减小,以下相同)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t/h |
1 |
4 |
9 |
16 |
25 |
MgO层厚Y/nm NiO层厚Y'/nm |
0.05a b |
0.2a 2b |
0.45a 3b |
0.80a 4b |
1.25a① 5b② |
①②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MgO氧化膜的膜厚Y属____型;NiO氧化膜的膜厚Y'属____型。
(3)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更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答: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