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20.3矩形 菱形 正方形练习卷
菱形的两个邻角之比为2:1,周长为4a,则较短的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_.
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的长为20cm,点P是AB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AC、BD的距离之和是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矩形ABCD中,CE⊥BD,E为垂足,∠DCE:∠ECB=3:1,那么∠ACE=_________.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则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
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在AB、CD上,BF∥DE,若AD=12cm,AB=7cm,AE:EB=5: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cm2.
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一边作菱形AEFC,则∠FAB=____________.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E平分∠BAD,AE交BC于E,则∠BOE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_____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那么AP的长为_______.
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四个条件:①AB=CD,②AD∥BC,③AC⊥BD,④AC平分∠BAD,由其中三个条件可以推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你认为这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
在矩形ABCD中AD与BD相交于点O,作AP⊥BD,垂足为P,若PD=3PB,则∠AOB的度数是( )
A.30° | B.45° | C.60° | D.90° |
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果∠BAF=60°,则∠DAE等于( )
A.15° | B.30° | C.45° | D.60° |
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C为边,向外做正方形ACDE,则(1)∠BCE=105°;(2)∠BAE=105°;(3)BE="BD" ;(4)∠DBE=30°;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个
A.4 | B.3 | C.2 | D.1 |
如图,矩形ABCD的周长为18cm,M是CD的中点,且AM⊥BM,则矩形ABCD的两邻边长分别是
A.3cm和6cm | B.6cm和12cm | C.4cm和5cm | D.以上都不对 |
如图,菱形ABCD中,BE⊥AD,BF⊥CD,E、F分别是垂足,AE=DE,则∠EBF是( )
A.75° | B.60° | C.50° | D.45° |
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在BC和CD上,且△AEF是等边三角形,AE=AB,则∠BAD的度数是( )
A.95° | B.100° | C.105° | D.120° |
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有一组邻角相等 |
C.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
D.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且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 |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C.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如图,矩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点,过O作AC的垂线EF,分别交AD、BC于E、F点,连接EC,则△CDE的周长为( )
A.5cm B.8cm C.9cm D.10cm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斜边上的中线长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5 | B.![]() |
C.![]() |
D.1 |
如图所示,在Rt△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D,CH⊥AB于H,交AD于F,DE⊥AB垂足为E,求证:四边形CFDE是菱形。
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且AF=BD,连接BF。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AC上一点,EF垂直CD于F,EG垂直AD于G,求证B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