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 4.4信息社会练习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的图像信号不需要调制过程 |
B.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也要经过调谐、检波 |
C.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两种 |
D.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传播的速度不同 |
关于雷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所用无线电波的波长比短波更长 |
B.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线,才能发现目标 |
C.雷达的显示屏上可以直接读出障碍物的距离 |
D.雷达在能见度低的黑夜将无法使用 |
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
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 |
B.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
C.微波的反射性强 |
D.微波比其它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 |
雷达向一定方向发射一微波,经时间t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微波,由此可知雷达到障碍物的距离为( )
A.![]() |
B.ct |
C.2ct | D.4ct |
眼睛的视觉暂留时间为0.1 s,为了使电视图像是连续活动的,电视台每秒内发送的图像信号( )
A.应该多于10张 |
B.应该少于10张 |
C.通常每秒发射10张 |
D.通常每秒发射25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机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
B.电视机实际上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装置 |
C.摄像机在1 s内要送出25张画面 |
D.电视机接收的画面是连续的 |
雷达是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现代化定位系统。海豚也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能在黑暗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化的无线电系统。
(1)海豚的定位是利用了自身发射的(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次声波 D.超声波
(2)雷达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次声波 D.光波
(3)雷达定位一般用到的是微波,这是因为微波具有________特性。
(4)一雷达探测敌机时发射脉冲波,某一时刻发现目标开始发射第一个脉冲,T1秒后接收到反射脉冲,接着发射第2个脉冲,又经T2秒收到反射脉冲,试求发现目标时目标距雷达多远,敌机飞行速度为多少?
目前电能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无线传输电能,梦想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线充电,甚至不用电池。现在,一科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也许,人类的这一梦想不久就能实现。
(1)实现无线传输能量,涉及能量的______________、传播和接收。
(2)科学家曾经设想通过高耸的天线塔,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电能输送到指定地点,但一直没有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无线电波( )
A.在传输中很多能量被吸收
B.在传输中易受山脉阻隔
C.向各个方向传输能量
D.传输能量易造成电磁污染
(3)如果像无线广播那样通过天线塔输送电能,接收器获得的功率P和它到天线塔的距离R相关,实验测量P和R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R/m |
1 |
2 |
4 |
5 |
x |
10 |
P/W |
1 600 |
400 |
100 |
y |
25 |
16 |
①上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出P和R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4)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25-1所示。实验测得,接在乙线圈上的用电器获得的电能为输入甲线圈电能的35%。
图25-1
①若用该装置给充电功率为10 W的电池充电,则损失功率为________W。
②若把甲线圈接入电压为220 V的电源,测得该线圈中的电流为0.195 A。这时,接在乙线圈上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则此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W。
(5)由于在传输过程中能量利用率过低,无线传播电能还处于实验阶段。为早日告别电线,实现无线传输电能的工业化,还需解决一系列问题,请提出至少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主持人与派到热点地区的记录通过同步通信卫星通话,他们之间每一问一答总是迟“半拍”,这是为什么?如果两个手持卫星电话的人通过同步通信卫星通话,一方讲话,另一方至少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已知地球的质量为6.0×1024 kg,地球半径为6.4×106 m,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2·k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