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省罗定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 | B.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 | 
| C.从西半球到东半球 |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 B.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 
| C.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 | D.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 |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 
| C.人口基数大 | D.人口流动性小 | 
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 B.政策 | C.经济 | D.宗教 | 
2007年日本全国1800多个地方教育委员中有238个已经制定了削减中小学数量的计划,在今后3~5年内,将减少848所公立小学和269所公立中学约占全国公立小学总数的三十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题。日本计划关闭或合并部分公立中小学的最直接原因是(  )
| A.因学舍不符合现行抗震标准而关闭 | 
| B.因经济危机而合并 | 
| C.为节约土地资源而关闭 | 
| D.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入学人口减少而合并 | 
下列国家中,与日本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
| A.英国 | B.巴西 | C.印度 | D.埃及 | 
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
| A.资源状况 | B.民族构成 | C.人口密度 | D.城市化水平 | 
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 | 
| B.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就业结构 | 
| 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 
| D.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角度 | 
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小的是( )
| A.武汉 | B.广州 | C.西安 | D.井冈山 | 
住宅、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有差别的,下列用地租金由高到低的是( )
| A.住宅、工业、商业 | B.工业、商业、住宅 | 
| C.商业,住宅、工业、 | D.住宅、商业、工业 |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空气中的粉尘多、增强了太阳辐谢 | 
| B.城市中人工湖泊多、蒸发量大 | 
| C.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 
| D.城市中心CO2 浓度比郊区低 |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
|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 
|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 
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A.城市气候类型 | B.科技发展水平 | 
| C.居民受教育程度 | D.市场和交通状况 | 
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 
|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 
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
|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 
|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 
最终决定各地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 B.科技水平 | C.市场需求 | D.交通条件 | 
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 | 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 | 
|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 | 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
| A.劳动力 | B.市场 | C.技术 | D.土壤 | 
广东盛产荔枝,山东盛产苹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那种因素影响( )
| A.水分 | B.热量 | C.光照 | D.土壤 | 
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 )
| A.乳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市场 | 
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
| A.增加降水量 | B.提高土壤肥力 | 
| C.增加日照时数 | D.改善热量条件 |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据此回答2题。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   )
①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②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
|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 B.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 
| C.主要靠雇员经营 | D.需要劳动力多 | 
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比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大或小);,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上海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
(大或小);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问题。
在图中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在A处宜发展       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        ,耕地面积广大。 
(2)B处宜发展蔬菜生产,其自然条件最靠近        ,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          
(3)C处宜发展乳牛业,既靠近           ,交通便利,又靠近               。 
(4)D处宜发展            ,地形条件是                .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   | 
   甲图 | 
   乙图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 区位条件评价 |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 1  |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 1 2 3 4  | 
  
|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 
   1:                2: | 
   1:              2: | 
  
(2)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图甲中a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
表示图甲中b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
(3)图乙中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根据下面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 距市中心距离(km) | 
   各种土地利用的租金(元/m2) | 
  ||
| 商店 | 
   住宅 | 
   工业 | 
  |
| 0 | 
   140 | 
   84 | 
   30 | 
  
| 1 | 
   100 | 
   72 | 
   27 | 
  
| 2 | 
   60 | 
   60 | 
   24 | 
  
| 3 | 
   20 | 
   48 | 
   21 | 
  
| 4 | 
   0 | 
   36 | 
   18 | 
  
| 5 | 
   0 | 
   24 | 
   15 | 
  
| 6 | 
   0 | 
   12 | 
   12 | 
  
| 7 | 
   0 | 
   0 | 
   9 | 
  
| 8 | 
   0 | 
   0 | 
   6 | 
  
| 9 | 
   0 | 
   0 | 
   3 | 
  
| 10 | 
   0 | 
   0 | 
   0 | 
  
 
(1)该城市住宅区距离在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千米之间,这一地区对__________的吸引力下降。
(2)该城市工业区的范围主要在__________。
(3)画出各种土地利用租金随距离变化的斜线图,并标出中心商务区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