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1-2012学年成都铁中高一3月检测化学试卷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发生了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131”的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元素的质子数为131 | B.食用加碘盐能防止一切核辐射 | 
| C.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 D.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 A.分解反应 | B.离子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铀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低。下列有关铀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 的性质完全相同 | 
   B. 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 | 
  
C. 属于短周期元素 | 
   D.1mol 的质量是143g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Cl4的电子式:![]()  | 
   B.水分子的结构式:H—O—H | 
C.NH4Cl的电子式:![]()  |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 B.除去NO2中混有的NO:用水洗气 | 
|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 
| B.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的白色固体 | 
| D.铍(Be)是一种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单质密度依次增大 | 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 
| C.Cl2可以从KBr溶液置换出Br2 | D.F2可以从NaCl溶液中还原出Cl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C.所有物质都含有共价键 | 
| D.均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OH -+HCl ="==" H2O+Cl-
B.Ca(OH)2+Cu2+ ="==" Ca2++Cu(OH)2
C.Fe+Cu2+ ="==" Cu+Fe2+
D.Fe+2H+ ="==" Fe3++H2↑
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③④⑤⑥⑦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①微粒半径:K+>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  ④氧化性:C1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 A.只有① | B.①③ | C.②④⑤⑥⑦ | D.①③⑤ | 
已知:①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少量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Fe3+>I2 | 
|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有变红的现象 | 
|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mXOn+2,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 A.Hm+4X | B.Hm-n+4X | C.Hm-2n+4X | D.Hm-2n-4X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质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 
| B.从Li到Cs,密度越来越大,熔点越来越低。 | 
| C.单质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 
| D.单质都是强还原剂,与水反应都生成强碱。 | 
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
| 周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元素种数 | 
   2 | 
   8 | 
   8 | 
   18 | 
   18 | 
   32 | 
   32 | 
  
请分析周期表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  )
A.18                B.32              C.50             D.64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 A.H+、NH4+、Fe2+、NO3- | B.Mg2+、NH4+、SO42-、K+ | 
| C.K+、Ba2+、HCO3-、Cl- | D.H+、K+、SiO32-、NO3-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4NA个共价键 | 
| B.1mol D2O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2NA | 
| C.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 
| D.1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 
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 
| B.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为PH3和HI | 
| 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 | 
| D.该化合物可以由PH3和HI化合而成 |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5B和115B,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则对115B的原子百分比是(   )
A .80﹪             B.20﹪             C. .40﹪         D无法计算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 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 
| B.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 
|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 
| D.若1 mol RO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是最活泼非金属,Li是最活泼金属 | 
| B.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 
|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 
| D.Na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所以NaOH碱性比Ca(OH)2强 |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c>d | B.离子的还原性:Y2->Z- | 
|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 
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可形成化合物XYZ4;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44,且均不在同一周期,但Y和Z同主族,下列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XYZ4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 | 
| B.XYZ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盐,且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Y | 
| C.XYZ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YZ | 
| D.XYZ4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 
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 )
| A.504 mL | B.168 mL | C.224 mL | D.336 mL | 
有下列物质:①Cl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2 ⑥MgF2 ⑦NH4Cl
(1)属于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
(2)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4) 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5) 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6) 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   | 
   X | 
   Y | 
   Z | 
   M | 
   R | 
   Q | 
  
| 原子半径/nm | 
     | 
     | 
   0.186 | 
   0.074 | 
   0.099 | 
   0.143 | 
  
| 主要化合价 | 
     | 
   -4,+4 | 
     | 
   -2 | 
   -1,+7 | 
   +3 | 
  
| 其它 |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 
   焰色反应呈黄色 | 
     | 
     | 
     | 
  
⑴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                        。
⑵Q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⑶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 >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⑷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nm>r(Y)>      nm 。
⑸请用电子式表示Z2M的形成过程                                          。
(16分,每空2分)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烧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装置B所加试剂饱和NaCl溶液,其装置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    (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加热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加热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除 ①以外
(5)装置D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种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E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    ,D    ,E    。
(2) B、F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3)A、F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 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E     。
(2)画出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3)写出电子式D2A2               ;EB4                。
(4)写出D单质与CuSO4溶液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与
的性质完全相同
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
属于短周期元素
的质量是143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