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0年浙江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下面不属于科学家们所称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金锁链条件”的是
| A.大量的液态水 | B.适宜的温度范围 | 
| C.比较厚的大气层和大气成分 | D.稳定的太阳光照 | 
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日冕层—黑子 | B.色球层—耀斑 | 
| C.光球层—日珥 | D.光球层—太阳风 | 
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 A.极圈内的极昼极夜 | 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 
| C.出现极光 |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 
地球自转时
| A.赤道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比高纬地区快 | 
| B.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 
| C.线速度赤道上最快、越向两极线速度越慢 | 
| D.在地球南、北两极只有角速度,而无线速度 |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晨昏线与地轴总是平行的 |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 
| C.晨昏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 D.晨昏线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 
南极中山站时间(69º22′24″S,76º22′40″E)(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º25′01″S,77º06′58″E)正式开站。此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 A.5时25分 | B.6时25分 | C.12时25分 | D.13时25分 | 
从北京开往西安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 A.南侧 | B.北侧 | C.东侧 | D.西侧 | 
在南北半球,凡太阳直射的地方,那里这一天必然是
| A.昼夜等长 | B.昼长夜短 | C.昼短夜长 | D.昼最长,夜最短 |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 B.7月1日 | C.8月1日 | D.10月1日 | 
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 B.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 
| C.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 D.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6月22日是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一天 | 
| B.南半球河流的左岸更容易遭河水冲刷 | 
| C.地球成为不规则的椭球体 | 
| D.东京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 
表1为某日世界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回答1-2题
表1
|   | 
   X城 | 
   Y城 | 
   M城 | 
   N城 | 
  
| 日出时间 | 
   07:12 | 
   07:05 | 
   06:36 | 
   08:36 | 
  
| 日落时间 | 
   18:08 | 
   18:11 | 
   17:40 | 
   19:44 | 
  
 该日,X城的昼长时间为
| A.7小时12分 | B.10小时56分 | C.13小时04分 | D.18小时08分 | 
 依据表中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纬度最低的是
| A.X城 | B.Y城 | C.M城 | D.N城 | 
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º,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 A.楼高的2倍 | B.楼高的3倍 | C.与楼高相等 | D.楼高的4倍 | 
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a和b | B.b和c | C.c和d | D.b和d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 
|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 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 
我国由于冷锋活动而出现的天气有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 ②沿海地区的台风
③冬季爆发的寒潮 ④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 B.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 
| 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 D.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 
某学校(105ºE,东七区)的同学在北京时间15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根据太阳方位和手表来确定方向,使用的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将手表时间转换为当地地方时;②将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③手表12时刻度线与时针之间夹角(<180º)的角平分线大致为正南方。下图中能够大致反映此时正南方位的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图中EF是________(晨、昏)线,它与地轴之间的最大夹角为________。
(4)BCD中位于温带的是________,全年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
(5)图中C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到全球的________。
| A.全部 | B.1/2 | C.1/4 | D.1/8 |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线,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其数值为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一个月后,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①②③④四处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为________。
(2)地质剖面图上,甲、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处地质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常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____。
(4)乙处的地形为________,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读大气水平运动各种力的示意图。
(1)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力;②表示的是________力;③表示的是________力。
(2)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北或南)半球的_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的风。
(3)________是使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________是使风向产生偏转的力,使风减弱的力是________。(填序号)





(1)图中B地是________(冷锋或暖锋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