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A类)试题
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 
| B.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 
| 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 
| 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正确的是D
| A.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 
| B.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运动 | 
|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若改变物体速度的是重力,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 
| B.若改变物体速度的是摩擦力,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 
| C.若改变物体速度的是摩擦力,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小 | 
| D.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大 | 
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D
| A.tanθ | B.2 tanθ | 
C.![]()  | 
   D.![]()  | 
  
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像一定是b | 
| B.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像一定是a | 
| C.物体的摩擦力一定等于0.2N | 
| D.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 B.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机械能可能守恒 | 
| C.只要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就守恒 | 
| D.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增量 | 
如图所示,AC和BC是两个固定的斜面,斜面的顶端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从斜面AC上滑下的物体滑至底部C点时的动能为Ek1,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1;从斜面BC上滑下的物体滑至底部C点时的动能为Ek2,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2,则(     )
| A.Ek1< Ek2, W1 > W2 | 
| B.Ek1> Ek2, W1 > W2 | 
| C.Ek1> Ek2, W1 = W2 | 
| D.Ek1< Ek2, W1< W2 | 
一辆汽车以v1="6" 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急刹车后能滑行s1="3.6" m;如果改以v2=8m/s的速度行驶时,其它情况相同,则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s2为A
| A.6.4 m | B.5.6 m | C.7.2 m | D.10.8 m |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F = mgtanθ | B.FN =![]()  | 
  
C.F = ![]()  | 
   D.FN = mgtanθ | 
如图所示为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忽略齿轮啮合部分的厚度,甲、乙两个轮子的半径之比为1∶3,则在传动的过程中
A
| A.甲乙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3∶1 | 
| B.甲乙两轮的周期之比为3∶1 | 
| C.甲乙两轮边缘处的线速度之比为3∶1 | 
| D.甲乙两轮边缘处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 | 
有关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
| A.物体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物体有引力,物体对地球没有引力 | 
B.F=G 中的G是比例常数,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它没有单位 | 
  
| C.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 | 
| D.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 | 
下列物理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C
| A.米 | B.牛顿 | C.千克 | D.焦耳 |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 
|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 
|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 
|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 
一快艇要从岸边某处到达河中离岸100m远的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流水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行驶中快艇在静水中航行的分速度方向选定后不再改变,则
| A.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 | 
| 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是曲线 | 
| C.最快到达浮标处通过的位移为100m | 
| D.最快到达浮标处所用的时间为20 | 
如图所示,将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一端与轨道的A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正好在轨道的B端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上,桌边悬一重锤。利用该装置可以找出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下列哪些器材?答:     。(只填序号)
| A.秒 | B.刻度尺 | C.白纸 | D.复写纸E.小球 | 
(2)如果在实验中,得到弹簧压缩量x和小球离开桌面后的水平位移s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则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                            。
|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 x/cm | 
   2.00 | 
   3.00 | 
   4.00 | 
   5.00 | 
  
| s/cm | 
   10.20 | 
   15.14 | 
   20.10 | 
   25.30 | 
  
某同学利用重锤自由下落过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经选定一条纸带,数据如图所示。(打点间隔时间为0.02s)
(1)该同学利用“1”到“3”点之间的平均速度代替“2”点的瞬时速度v2,然后验证从0点到“2”点机械能守恒。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v2=___1.55__m/s;若重锤质量为m(kg),则重锤到达“2”点时的动能为____1.20m___J;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则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1.18m____J。由此该同学得到
,所以得出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机械能守恒的结论(本小题中取三位有效数字)
(2)上述验证合理吗?若不合理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不合理,因为0点对应的动能不为零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已经发射绕月球飞行的飞船“嫦娥一号”,不久将实现登月飞行。若月球的半径为R。当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轨道上飞行时,测得其环绕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物理量,求月球的质量M和密度
。
如图所示,斜劈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它的斜面是光滑的,斜面长为L,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小物体由斜面顶端从静止下滑至底端,而斜劈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求
(1)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
(2)斜劈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mgsinθcosθ;向左
18.解:(1)mgsinθ=ma a=gsinθ
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m/s2)
(1)物体的初速度为多大?
(2)拉力F的大小为多大?



中的G是比例常数,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它没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