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

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

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

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

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

重构统治秩序

B.

限制贵族特权

C.

以德行教化民众

D.

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A.

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

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

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

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

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

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A.

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

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

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

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

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

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

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

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

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

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

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

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A.

结伴而不结盟

B.

改善南北关系

C.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

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2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A.

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B.

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

C.

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D.

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A.

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

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

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A.

经济规律

B.

理想社会

C.

社会正义

D.

阶级斗争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181023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该漫画揭示出(

A.

英国对德国的强烈担忧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C.

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

D.

英、法、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A.

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

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

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

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

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南经济区”的变迁

——据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体现了汉唐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

材料一:图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材料二: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

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里的上海

材料一:

1947年,上海有工厂7738家、工人367433人,分别占全国12个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的60%、61%。

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市90%以上的电力供应,73%的自来水供应,97%的煤气供应,100%的电话和电车经营。官僚资本企业拥有的炼钢炉占全市总数的85.7%,钢产量占89.3%;拥有的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38.5%和59.2%。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1953—1957年,上海共有272家轻纺类工厂内迁。整个五十年代,上海支援各地的机器设备计有6000多台。

1956年,上海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大改组,全市2万多个工厂分行业成立了83个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

——摘编自《上海统计》

提取材料信息,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非洲的“解放”

材料一:下表是1960~1980年部分非洲国家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

——摘编自[肯尼亚]A.A.马兹鲁伊主编《非洲通史》(第八卷)

材料二:1962~1995年,法国在非洲总共进行了19次军事行动。与非洲法语区国家共签订了23个军事合作协定。法国军队在其中六个国家执行“提高影响力的任务”:喀麦隆(10人)、吉布提(3500人)、加蓬(610人)、科特迪瓦(580人)、中非共和国(1500人)、塞内加尔(1300人)。

——摘编自[法]多米尼克·马亚尔《从历史角度看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材料三:

——摘编自[加纳]乔治·B.N.阿耶提《解放后的非洲:非洲未来发展的蓝图》等

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

来源: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