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09~2010学年度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生物试题
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色觉正常,女孩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 A.XbY、XBXB | B.XbY、XBXb | C.XBY、XbXb | D.XBY、XBXb | 
用噬菌
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   )
| A.子代噬菌体DNA |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 | 
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下列哪组物质组成的( )
| A.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 B.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 | 
| C.氨基酸、葡萄糖、磷酸 |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 
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且
时,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应该是(   )
A.![]()  | 
   B.![]()  | 
   C.![]()  | 
   D.![]()  | 
  
某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链上(A+T)/(C+G)=3:4。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 A.800个 | B.600个 | C.900个 | D.1200个 | 
双链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含有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20%,则这个片段中含胞嘧啶( )
| A.350个 | B.420个 | C.520个 | D.780个 | 
下列能被一端三个碱基为CGA的转移RNA转运的氨基酸是(下列括号内为遗传密码)(   )
A.精氨酸(CGA)   B.丙氨酸(GCU)    C.脯氨酸(CCU)    D.谷氨酸(GAG)
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 )
| 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 | B.核糖体、细胞核、核糖体 | 
C.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  | 
   D.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 
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 A.染色体缺失片段 | B.一个染色体上的个片段位置颠倒 | 
| C.染色体增加片段 | D.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 B.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的突变率比较高 | 
| C.人工诱变产生的都是有利的变异 | D.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益的 |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下列哪种原因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 )
| A.红细胞由双凹型变为镰刀型 | B.遗传信息“转录”发生错误 | 
| C.遗传信息“翻译”发生错误 | D.DNA分子复制发生差错 | 
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诱变所采用的方法( )
| A.多种形式杂交 | B.利用秋水仙素处理生物个体 | 
| C.利用X射线照射生物 | D.利用激光照射生物 |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B.含有奇数染色体组 | 
| C.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 | D.通过无性生殖形成单倍体 | 
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 
| 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原理 | 
|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 
|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某种基因型个体数在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 
| B.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基因库 | 
|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不断变化的 | 
| D.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与物种基因库中的基因是相同的 | 
从果蝇种群中随机抽样100个个体,测得灰身和黑身的基因型BB、Bb和bb的个体数分别为20、70和10个。则b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A.30%       B.45%       C.55%        D.80%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物种的个体一定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 | 
| B.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 
| C.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 
| D.一个自然区域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物种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基因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
| A.白化病 | B.软骨发育不全 | C.苯丙酮尿症 | D.青少年糖尿病 | 
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畸变 | D.自然选择 | 
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 )
| A.乙烯 | B.脱落酸 | C.生长素 | D.赤霉素 | 
下列哪种激素可影响婴幼儿智力的发育( )
| A.性激素 | B.胰岛素 | C.甲状腺激素 | D.生长激素 | 
将甲,乙两株幼苗
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的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
|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 
| C.尖端是感光的部位 | D.尖端能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 | 
要得到番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 A.花蕾期,不去雄蕊 | B.花蕾期,去掉雄蕊 | 
| C.开花后,不去雄蕊 | D.开花后,去掉雄蕊 | 
吃糖1h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
| A.胰蛋白酶 | B.胰淀粉酶 | C.胰岛素 | D.胰高血糖素 | 
对两只小兔作以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
|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 
|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 
| 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 
| 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 
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效应B细胞、抗原 |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抗体 | 
C.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效应B细胞 | 
   D.效应B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 
人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属于( )
| A.体液免疫 | B.细胞免疫 | C.特异性免疫 | D.非特异性免疫 | 
下列关于抗原、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进入人体后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天花病毒、花粉都是抗原 | |
| B.特定的抗原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 | C.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 D.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 
比较RNA和DNA的化学成分,RNA特有的是( )
| A.核糖和尿嘧啶 | B.核糖和胸腺嘧啶 | 
| C.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 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 
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分别适宜生育( )
| A.男孩、男孩 | B.女孩、女孩 | C.男孩、女孩 | D.女孩、男孩 | 
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l:2:3:4
,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分别位于(   )
A.DNA、mRNA、DNA         B.DNA、
、DNA
C.DNA、
、mRNA      D.DNA、mRNA、

右图所示为自然界遗传信息在三种生物大分子间的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4途径常见,其他从未被认识到 | |
| B.2、4、9途径常见,其他几乎从未被认识到 | C.2、3途径常见,1、3很少见 | 
| D.1、2、4途径常见,3、7、5少见,其他未被认识到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 | 
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
| A.12 | B.24 | C.18 | D.30 |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不同的
育种技术可以将它分别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最合理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 A.甲:AaBb乙:AAaBbb | 
| B.甲:AaaaBBbb乙:AaBB | 
| C.甲:AAaaBbbb乙:AaaBBb | 
D.甲:AaaBbb 乙:AAaaBbbb |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依次为(   )
①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③ | C.②①④④ | D.①②④④ | 
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②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 生殖隔离
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 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人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
为(   )
A  0.64和0.36    B  0.36和0.64    C  0.50和0.50    D  0.82和0.18
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 A.④⑤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④ | 
将四株长势相似具有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的是( )
| A.去顶芽后,不做其他任何处理 | 
|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 
| 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 | 
| 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高浓度的生长素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 
|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 D.Ca2+、载体、氨基酸 | 
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 )
| 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 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 
| 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 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主要方式依次是:( )
| A.局部电流的传导;局部电流的传导 | B.递质的传递;递质的传递 | 
| C.递质的传递;局部电流的传导 | D.局部电流的传导;递质的传递 |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   )
| A.a和b处 | B.a、b和c处 | C.b、c、d和e处 | D.a、b、c、d和e处 | 
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 
|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 
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 
| B.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 
| C.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 
| D.过敏反应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 
下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所采
用的常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        和         ,其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        。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称为         ,其优点是         。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         ,其形成的⑥称         倍体。
右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
(1)合成多肽链的结合方式为       ,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场所是          。
(3)图中Ⅰ表示          ,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核糖体内的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链碱基排列顺序               。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 神经元细胞 
      B 肝细胞     C 成熟的红细胞      D 脂肪细胞
(5)已知该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一个DNA分子含24000个碱基,由这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氨基酸的种类为(   )
| A.20 | B.4000 | C.80000 | D.16000 | 
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               
                 。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
(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③]的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细胞、效应B细胞
乙:AAaaB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