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N2+2CO2,为了控制大气污染,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 A.改变压强 | B.提高温度 | 
| C.使用催化剂 | D.用耐高压储气罐收集尾气,集中处理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 
|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 
| B.不溶于水的物质的溶解度为0 | 
|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 
|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 
|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 
|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 
| D.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 
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 
|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 
| C.Y的能量一定高于N | 
|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 
下列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SO32-+H2O HSO3-+OH- | 
  
B.HCO3-+OH- H2O+CO32- | 
  
C.CO2+H2O H2CO3 | 
  
D.H2O+H2O H3O++OH-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 
|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H=-285.8kJ/mol | 
|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 = 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
| A.用0.1 mol/L的盐酸中和pH、体积均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消耗盐酸体积 | 
| B.NH4Cl溶液中NH和Cl-的数目 | 
| C.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 D.纯水在100℃和25℃时pH | 
燃料电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酸转化成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
| A.H2+2OH--2e-=2H2O | B.O2+4H++4e-=2H2O | 
| C.H2-2e-=2H+ | D.O2+2H2O+4e-=4OH-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④ | 
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 )
| A.①⑤ | B.③④ | C.②⑤ | D.②④ | 
已知某电解质溶液pH=a,向其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 A.Na2SO4 | B.H2SO4 | C.AgNO3 | D.NaOH |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 )
 ①二氧化硫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
| A.用50 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 | 
| B.室温下,测定浓度为0.1 mol·L-1 NaClO溶液和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 C.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 
| D.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时,若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会造成所配浓度偏低 |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 NaHSO3和NaHCO3的两种溶液,两种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c(Na+)>c(HRO3-)>c(H+)>c(RO32-)>c(OH-)
 B.c(H+)+c(H2RO3)=c(HRO3-)+c(OH-)
 C.c(Na+)+c(H+)=c(HRO3-)+2c(RO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3-)、 c(RO32-) 分别相等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装置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 
   开关控制 | 
   X溶液 | 
   装置叙述 | 
  
| A | 
   接通K2, 断开K1  | 
   HCl | 
   Fe极为正极, 该极质量减小  | 
  
| B | 
   接通K2, 断开K1  | 
   CuCl2 | 
   Fe极为负极, 该极质量增加  | 
  
| C | 
   接通K1, 断开K2  | 
   CuSO4 | 
   Fe极为阴极, 该极有Cu析出  | 
  
| D | 
   接通K1, 断开K2  | 
   NaCl | 
   Fe极为阳极, 该极逐渐溶解  | 
  
填空
 (1)、甲溶液的pH是2,乙溶液的pH是4,求甲溶液和乙溶液的c(H+)之比为            。
 (2)、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析出气体是            (填化学式)。
 (3)、现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溶液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
 (4)、已知25℃时,醋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醋酸K=1.75×10-5 ,亚硫酸K1=1.54×10-2、
 K2=1.02×10-7。则25℃时,相同浓度醋酸和亚硫酸溶液的酸性强弱:CH3COOH          H2SO3(填>、<或=)。
 (5)、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若加至铝离子刚好完全沉淀,请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 (g)+H2 (g)
CO (g)+H2O (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 t /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无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 (CO2)="c" (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2)·c (H2)="c" (CO)·c (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 实验 编号  | 
   HX物质的量 浓度(mol/L)  | 
   NaOH物质的 量浓度(mol/L)  | 
   混合溶液的pH | 
  
| 甲 | 
   0.2 | 
   0.2 | 
   pH=a | 
  
| 乙 | 
   c1 | 
   0.2 | 
   pH=7 | 
  
| 丙 | 
   0.2 | 
   0.1 | 
   pH>7 | 
  
| 丁 | 
   c2 | 
   c2 | 
   pH=10 | 
  
室温下,某同学将某一元酸HX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 实验编号 | 
   HX物质的量 浓度(mol/L)  | 
   NaOH物质的 量浓度(mol/L)  | 
   混合溶液的pH | 
  
| 甲 | 
   0.2 | 
   0.2 | 
   pH=a | 
  
| 乙 | 
   c1 | 
   0.2 | 
   pH=7 | 
  
| 丙 | 
   0.2 | 
   0.1 | 
   pH>7 | 
  
| 丁 | 
   c2 | 
   c2 | 
   pH=10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若HX为强酸,则a       7(填“>”“<”或“=”);若HX为弱酸,则a         7(填“>”“<”或“=”)。
 (2)在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X-)与c(Na+)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X是          酸(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实验题
 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请完成下面的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一)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试剂:指示剂       ①       (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的I2标准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       ②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③       (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④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          ⑤           。
 (4)数据记录与处理: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      ⑥     mg/L。
 (五)问题讨论: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⑦     (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制造商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⑧     (填编号):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仔细观察下图,根据题意对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后填空:
 
 (1)若在图A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则加以必要的连接后的装置叫             。
 (2)若在图B中,a、b为惰性电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后使b极析出1.28g铜,则a极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3)若将图A中Zn、Cu两极与图B中a、b作必要的边接后,也能产生与(1)、(2)完全相同的现象,则Cu极连_______极(填a或b)。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匀溶液,图B中溶液的pH_________(填写“升高”、“降低”或“不变”),欲使溶液恢复至与反应前完全一致,则应加入的一定量的物质是_________。
| A.CuO | B.Cu(OH)2 | C.Cu2(OH)2CO3 | D.CuCO3 | 
HSO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