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 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核素 的中子数不等 | 
  
| D.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 
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 A.卤素单质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 | 
| B.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 | 
| C.碱金属单质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 
| D.1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O数目为3.0NA | 
| B.常温常压下,12.2 gNaHSO4中含有离子总数为0.3NA | 
| C.在1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 
|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 
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 A.生产粗硅 | B.海水提镁 | C.电解冶铝 | D.生产硫酸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 ③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④足量硫单质与64 g铜反应,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强氧化性又体现了脱水性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 A.①④⑤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 选项 | 
   W | 
   X | 
  
| A | 
   盐酸 | 
   Na2CO3溶液 | 
  
| B | 
   Cl2 | 
   Fe | 
  
| C | 
   CO2 | 
   Ca(OH)2溶液 | 
  
| D | 
   NaOH溶液 | 
   AlCl3溶液 | 
  
下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X、Y、Z对应都正确的是
 
|   | 
   X | 
   Y | 
   Z | 
  
| A | 
   无水硫酸铜 | 
   氯气 | 
   饱和食盐水 | 
  
| B | 
   碱石灰 | 
   氨气 | 
   水 | 
  
| C | 
   氯化钙 | 
   二氧化硫 | 
   氢氧化钠 | 
  
| D | 
   氯化钙 | 
   一氧化氮 | 
   氢氧化钠 | 
  
固体X中可能含有MgCl2、Na2CO3、K2SO3、KAl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1可能为SO2和CO2的混合物 | 
| B.沉淀3可能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 
| C.沉淀4可能为BaCO3、BaSO3或二者混合物 | 
| D.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Na2CO3,可能有KAlO2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Y和W同主族,原子半径X小于Y,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nY>HnW | 
| C.Y和X、Z和X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W>rZ>rY>rX | 
科技工作者提出用铝粉处理含亚硝酸盐废水的思路:调节亚硝酸盐废水酸碱性,使其pH>12,然后加入适量的铝粉、搅拌,生成可进入大气循环的气体,从而实现预期目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处理过程中,pH减小 | 
| B.废水处理中,亚硝酸盐被还原 | 
| C.废水处理时铝单质转化为AlO2- | 
| D.铝粉颗粒大小影响废水处理的速率 | 
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能含有2种盐 | 
| B.Y可能含有NH4HSO4 | 
| C.a是SO3 | 
| D.(NH4)2 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 | 
某ⅡA族元素是该族元素中在自然界最广泛存在的元素,常以化合物F的形式存在,其单质A可发生一系列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与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有三种可能 | 
| B.电解F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以制取单质A | 
| C.反应①、③中消耗相同H2O时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 | 
| D.工业上常用F的悬浊液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其中Y是单质。 SO2(g) + 2CO(g)
2X(g)+Y(l),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超灵敏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SO2和CO浓度如下表:
|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 c(SO2)/mol·L-1 | 
   1.00 | 
   0.50 | 
   0.23 | 
   3.00×10-37 | 
   3.00×10-37 | 
  
| c(CO)/mol·L-1 | 
   4.00 | 
   3.00 | 
   2.46 | 
   2.00 | 
   2.0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
B.前1s内v(X)=" 1.00" mol·L-1·s-1
C.该回收原理运用了SO2的还原性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是3.33×1036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 
|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 
| C.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 
|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 
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下:分析图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 
|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 
| 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 
|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 
已知下表数据:
|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 | 
  
对于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的是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调节pH到4~5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到9.6后过滤,将所得沉淀灼烧,可得等物质的量的CuO、FeO、Fe2O3三种固体的混合物
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1)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使用Cl2为自来水消毒时,会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下列物质中可以替代Cl2为自来水杀菌消毒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臭氧         b.NH3        c. 明矾         d.ClO2
 (3)生物质混煤燃烧是当今能源燃烧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生物质中氯含量较多,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金属氯化物(如NaCl)和Cl2等物质,对金属炉壁造成腐蚀。
 ① NaCl和Cl2中化学键的类型分别是               和               。
 ② 燃煤过程中生成的SO2会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若生成Cl2 22.4 L(标况)时转移电子数为4×6.02×102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 已知:2H2O2(l) ="==" 2H2O(l)+O2(g)  ΔH1=-196.46 kJ·mol-1
 H2(g)+1/2O2(g) ="==" H2O(l)   ΔH2=-285.84 kJ·mol-1
 Cl2(g)+H2(g) ="==" 2HCl(g)   ΔH3=-184.60 kJ·mol-1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H2O2(l)可除去上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l2。依据上述已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
 完成Ⅰ中电解过程中阳极的反应式:                        。
下图中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J是磁性材料。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用语:若B原子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则B的原子符号为              ;C的电子式为                ,若D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则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3)J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用排水法收集满该反应的还原产物后,将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并通入O2使试管刚好全部充满水,假设液体不外溢,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Mn(OH)2 | 
  
| 开始沉淀 | 
   2.7 | 
   7.6 | 
   7.6 | 
   4.0 | 
   7.7 | 
  
| 完全沉淀 | 
   3.7 | 
   9.6 | 
   9.2 | 
   5.2 | 
   9.8 |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3)“加Na2CO3调pH至5.2”,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                              。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
 (5)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HNO3酸化的AgNO3 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KMnO4酸性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336mL气体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 mL H2),可否用托盘天平称量D或E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的中子数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