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全真高考模拟试卷(二)(理综)化学部分
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 
| B. | 
   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 
    键数为4 
    
  | 
| C. | 
   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6 
    
  | 
| D. | 
   常温下,1L0.1 mol·L 
  -1的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70 | 
   66 |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5、+3、-3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 
|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 C.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可直接生成ZW2 | 
|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 
|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 C.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 
|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 B | 
   将溴水加入KIO3溶液中 | 
   比较碘与溴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D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的 , 盐酸的![]()  | 
  
B.在醋酸溶液的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 ,则![]()  | 
  
C.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 里,加入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 
  
D.若1mL 的盐酸与100m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则 溶液的![]()  |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符合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加入NaAlO2; | B.SO2气体通入溴水中![]() ![]()  | 
  
| C.pH=2的醋酸与盐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 D.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 + H2O= 2Na+ + 2OH- + O2↑ | 
|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H+ + Cl- + HClO |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 
2MnO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阻垢剂可防止工业用水过程中无机物沉积结构,经由下列反应路线可得知到E和R两种阻垢剂(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阻垢剂E的制备
①A可由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水解制得(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B与新制的
反应生成D,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③D经加聚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           。
(2)阻垢剂R的制备
①G→J为取代反应,J的结构简式为       。                           
②由L制备M的反应步骤依次为: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1mol Q的同分异构体T(碳链无支链)与足量
溶液作用产生2mol 
,T的结构简式为        (只写一种)。
某化学反应2A 
 B + D在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把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中,0~10min内的反应速率v(A)为         mol•L -1••min -1。 
 (2)与实验1相比,实验2的反应速率更    (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                                                          。 
 (3)根据实验1和实验3的数据分析升温对该反应的影响,写出两条结论:①                                                                ; 
 ②                                                                 。 
 (4)实验4只改变温度,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画出实验1和实验4的"浓度-时间"关系曲线。 
 
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
 a.NH3            b.CO2            c.NaOH           d.HNO3
②
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有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                                         。
(3)利用右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  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
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限选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mol/L硫酸、1mol/L硝酸、1mol/L盐酸、1mol/L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一)初步探究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同时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二)进一步探究
(2)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   | 
     | 
  
 
 键数为4 
  
 转移的电子数为6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盐酸的
,
盐酸的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
,则
里,加入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的盐酸与100mL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