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凭祥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06年1月19日,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了人类至今发射过的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船---新地平线号探测器(New Horizons)(即新视野号)。该探测器已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掠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中的冥王星。2015年10月12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公布了最新的冥王星影像,其中有蓝色天空与红色水冰图片,还有冥王星接近日落时分的逆光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材料中直接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有 (  )个层级。
| A.1 | B.2 | C.3 | D.4 | 
根据材料,如右太阳系行星模式图中最接近冥王星的类地行星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⑤ | 
与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相比,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时( )
| A.北京的白昼较短 | B.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 
| C.北京的日出时间较早 | D.南非的季节是冬季 | 
观看该新闻后,我校15级某班的两位同学就冥王星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你认为持反对冥王星存在生命观点的同学最有可能提出的论据是(  ):
 ①冥王星上存在水冰 ②水是生命之源  ③冥王星距太阳过远 ④冥王星的温度过低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美国西部时间(太平洋时间)(西八区区时)是(  )
| A.2015年7月14日3时49分 | B.2015年7月14日7时49分 | 
| C.2015年7月15日3时49分 | D.2015年7月15日7时49分 |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 A.地球 | B.木星 | C.火星 | D.水星 | 
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与此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
| A.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 | B.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 | 
| C.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 | D.地球的绕日运动速度适中 |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向里依次分为:( )
| A.光球、色球、日冕 | B.光球、日冕、色球 | 
| C.日冕、光球、色球 | D.日冕、色球、光球 |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低纬地区出现太阳直射现象 | 
| B.高纬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 
|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受干扰 | 
| D.潮汐现象加剧 | 
太阳黑子显得暗一些的原因是( )
| A.黑子区域含有大量水汽和尘埃 | 
| B.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暗黑物质 | 
| C.黑子区域比周围的光球表面温度低 | 
| D.黑子区域比周围的光球表面温度高 | 
小明小时候的3位玩伴,现在分别回到了各自的老家读高一。4人所就读学校的所在地分别是:凭祥(107°E,22°N)、北京(116°E,40°N)、信阳(114°E,32°N)、苍梧(111°E,23°N),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15年9月23日这天,4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 A.凭祥 | B.北京 | C.信阳 | D.苍梧 | 
4地中,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
| A.凭祥 | B.北京 | C.信阳 | D.苍梧 | 
当凭祥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短时,4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    )
| A.凭祥 | B.北京 | C.信阳 | D.苍梧 | 
若仅考虑纬度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则4地中原始森林生物量数值最小的地方最可能是(    )
| A.凭祥 | B.北京 | C.信阳 | D.苍梧 | 
当凭祥竖直旗杆的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
| A.11时8分 | B.11时24分 | 
| C.12时36分 | D.12时52分 | 
凭高15级某班的小明同学参加天文兴趣小组,于2015年10月15日晚上21:00看到某颗恒星位于正南方天空,请判断到当晚23:00时,该颗恒星位于(    )
| A.南偏东约15度天空 | B.南偏东约30度天空 | 
| C.南偏西约15度天空 | D.南偏西约30度天空 | 
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虚线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实线表示水流实际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平直河道中水流流向的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关于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 
| 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一年 | 
| C.太阳黑子数与耀斑活动强度变化周期约为11年 | 
| D.经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在宇宙中绕地轴转过的角度为360度 | 
如下图所示,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电灯与地球仪在桌面上的位置保持不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实验可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五带的形成 | 
| C.四季的形成 | D.昼夜的更替 | 
此图演示的节气是(  )
|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从地表向下传播的地震波S波(横波)和P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在古登堡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 
|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 
| C.S波、P波都完全消失 | 
|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B.C、D、F、G为地球的内部圈层
 C.A、B、C、D各圈层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D.D、F、G圈层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地球圈层是(    )
| A.地壳 | B.地幔 | C.岩石圈 | D.地核 | 
岩石圈对应图中的 (    )
| A.D圈层 | B.E圈层 | C.D+E圈层 | D.F圈层 | 
处于不间断循环运动之中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外部圈层是(    )
| A.A圈层 | B.B圈层 | C.C圈层 | D.D圈层 | 
进入2015年以来,全球发生了多几沉睡火山突然喷发的事件。这些火山喷发中喷发出的岩浆物质可能来源于(   )
| A.岩石圈 | B.地壳 | C.下地幔 | D.软流层 |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这句童谣所指的天体系统是( )
| A.总星系 | B.太阳系 |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图所示为大新德天瀑布景观示意图,该图显示的地球圈层有(    )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 
| B.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造成的 | 
| C.黄赤交角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 
| D.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 | 
读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图1)及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形状是__             ___。
 (2)在A、B、C三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发生在_   __点。
 (3)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      _点。
 (4)在图1上用箭头画出从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公转方向。
 (5)在图2中注出二分二至节气名称及日期、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