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1 北方地区
下列关于北京城市职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全国的政治中心 | B.全国的经济中心 | 
| C.全国的文化中心 | D.国际交往中心 | 
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疏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
条黄河,读图,完成问题.
 
 已建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了两个省,两省的简称是(  )
 ①晋②冀③鲁④豫.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该工程(  )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 
| B.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 
| C.缓和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 
| D.消除了京津地区水污染问题 |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 | 
| B.数字②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 | 
| C.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④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 | 
| 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乙地区,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 |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 
| B.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短暂,夏季温暖漫长 | 
| C.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三个温度带 | 
| D.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秋季 | 
甲、乙、丙演示图,显示了森林、草地所具有的哪些作用(  )
 ①防风固沙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结合右图,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
 
 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业  ⑤影视文化产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分布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 A.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 B.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 
|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 D.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 
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 
| C.发达的水运条件 | D.丰富的矿产资源 | 
解析区域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如图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图中位于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
| A.①和④ | B.②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③ | 
图中b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
 ①土质疏松  ②缺少植被保护  ③夏季多暴雨  ④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关于图中各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为地上河,应加高加固堤坝 | 
| B.b地区利用黄土直立性特点,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 
| C.c地区地势平坦,修建了多座水电站 | 
| D.d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2012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欢迎晚宴致辞中讲到:“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为使“APEC蓝”保持下去,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①使用纸质贺卡表示祝贺②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③污染物排放企业全部停产
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②④⑤ | 
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 
|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 
|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 
|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 B.临海、交通便利 | 
| C.矿产资源丰富 | D.劳动力丰富 |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
 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图,回答问题。
图所示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培板栗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 B.气候是华北平原气候的缩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 
| C.利用本地的科技智力资源等优势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 D.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德州到北京乘坐京广线铁路列车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油菜,②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 
| B.①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②区域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 
| C.①区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②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 
| D.①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②区域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 | 
| B.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 | 
| 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 
| D.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 
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A. |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 B. |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 
| C. |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 D.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各种国际会议在北京频繁召开,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
| A. | 政治中心 | B. | 交通中心 | 
| C. | 国际交往中心 | D. | 文化中心 | 
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 
|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 A.棉花、玉米 | B.春小麦、甜菜 | C.水稻、甘蔗 | D.冬小麦、大豆 | 
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 B.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 | 
| C.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 D.“鸟巢”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 |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这反映出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变化是
| A.由东到西地势逐渐降低 | B.由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 
| C.由东到西气温逐渐降低 | D.由东到西河流逐渐增多 | 
电子地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地图家族的最新宠儿,它具有许多神奇的功能,例如可任意缩放,可定位搜索,可导航……读北京电子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你知道如何才能获取电子地图吗?(2分)
(2)城市的街区、道路是城市成长的印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文化烙印。请读图概括北京道路的分布特征。(4分)
(3)学霸们大多对北京的大学充满向往。请向同学们描述清华大学的具体位置。(4分)
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中对我国某地形区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玛,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A所在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表形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_。
(3)该地形区所在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输出地,主要能源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中我国第二大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此河段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东北地区还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东北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
 (1)图甲代表      (山脉),该列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      阶梯交界处.东北地区的地形主要以丘陵、      、      为主.
 (2)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中温带,农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      熟.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最大的资源优势是      (答出具体的资源名称).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丙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
 材料二:如图“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经过鄂、      、      、京四省市.(填简称)
 (2)据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      运河向北输水.中线工程目前从      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      北上.
 (4)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社会原因.(至少两点)      .
 (5)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提出节水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至少两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