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B卷
的正确命名是
| A.2-甲基-1-丁烯 | B.2-甲基-3-丁烯 | C.3-甲基-1-丁烯 | D.3-甲基-1-戊烯 |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二种信号的是
| A.CH3CH3 | B.CH3COOCH3 | C.CH3COCH2CH3 | D.CH3OCH3 | 
芳香烃C8H10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则该种物质的结构是
A.![]()  | 
   B.![]()  | 
   C.![]()  | 
   D.![]()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
①溴水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2-丙醇 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 A.①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根据下列反应步骤,由2-丙醇转化为1,2—丙二醇(HOCH2—CHOH—CH3)的正确的反应类型的顺序是
| A.消去―加成―水解 | B.取代―消去―加成 | 
| C.消去―取代―加成 | D.水解―取代―取代 | 
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 
|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 | 
|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 | 
| 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 
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
s) + 3O2 (g) =2Al2O3 (s) ,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3O2(g)=2O3(g),△H =285.01kJ·mol-1; | 
| B.3O2(g)=2O3(g),△H =" -285.01" kJ·mol-1; | 
| C.2O3(g)=3O2(g),△H =" +285.01" kJ·mol-1; | 
| D.2O3(g)=3O2(g),△H =" -285.01" kJ·mol-1. | 
对于反应:C(S)+H2O(g)=CO(g)+H2(g),△H>0,为了提高C(S)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多加入C(S) | B.升高反应温度 | C.增大压强 | D.使用催化剂 | 
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促进水电离的是
| A.H2SO4 | B.NaOH | C.Na2CO3 | D.KNO3 | 
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2Zn+4OH--4e-=2ZnO+2H2O; 碳棒: O2+2H2O+4e-=4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 A.正极,并被还原 | B.正极,并被氧化 | 
| C.负极,并被还原 | D.负极,并被氧化 | 
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的化学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不相同 | 
| B.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 | 
| 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 
| D.聚酯纤维一定条件下不能水解 |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甲型流感药物——达菲。下列关于莽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 B.1mol莽草酸最多消耗4molNaOH | 
|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D.1mol莽草酸最多消耗4molNa[ | 
常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当溶液的PH
=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H4+)=c(Cl-) | B.c(NH4+)>c(Cl-) | 
| C.c(NH4+)<c(Cl-) | D.c(NH4+)+c(H+)=c(Cl-)+c(OH-) | 
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 B.甲酸溶液 | 
| C.氯化铵溶液 | D.碳酸钠溶液 | 
(11分)按要求填空:
(1)羟基的电子式是                          ;
(2)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6分)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 
 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    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    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15分)为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 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1)右图所示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
观察到的II试管的现象是                         
 ;
盛水试管(装置I)的作用是                        。
                   
(2)用另一实验方案也可达到如上实验的目的,你认为另一实验方案依据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此时是否有必要将气体
先通入水中?填“是”或”否”     
    。
【实验2】
(3)鉴定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用试管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而后如何操作?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
(4)下图是用核磁共振仪测得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某产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据此推导未知物A的结构简式                         、写出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未知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
(11分)(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CO2)=             mol/(L·min)。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 A.升高温度 |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 
|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 D.再充入1mol H2 |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 ,CO可用作燃料。
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
则阴极反应式为:                                              。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
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
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