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选修3-5)
【2015·上海·10】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
| A.光的本质是波 |
| B.光的本质是粒子 |
| 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 |
| 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 |
【2015·天津·1】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
| B.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时量子化的 |
|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
【2015·江苏·12C(1)】波粒二象性时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
|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
|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
|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也相等 |
【2015·海南·17(1)】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
。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0.96
,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eV(保留2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种不同的频率。
【2015·广东·18】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
+
+4.9MeV和
+
→
+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X是中子 |
| 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
|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
|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
【2015·全国新课标Ⅰ·35(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
与入射光的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和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2015·江苏·12C(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
是常用的核燃料。
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
和
两部分,并产生_____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_________(选填“大于”或者“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2015·上海·1】X射线
| A.不是电磁波 | 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 |
| 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 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
【2015·上海·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
|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
|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
|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
【2015·上海·6】
经过一系列
衰变和
衰变后变成
,则
比
少
| A.16个中子,8个质子 | B.8个中子,16个质子 |
| C.24个中子,8个质子 | D.8个中子,24个质子 |
【2015·上海·7】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
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
粒子相比,电子
| A.电量太小 | B.速度太小 | C.体积太小 | D.质量太小 |
【2015·上海·11】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
| A.仅钠能产生光电子 |
| B.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 |
| C.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 |
| D.都能产生光电子 |
【2015·福建·30(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
|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
|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
D.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
【2015·山东·39(1)】
发生放射性衰变为
,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
与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
B. 、 、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
C. 衰变为 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 的衰变 |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时量子化的
衰变的是( )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
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