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高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将AsO
+2I-+2H+ =AsO
+I2+H2O设计成右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甲组: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乙组:向B烧杯中逐置滴加入40%NaOH溶液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组操作过程中,C2做负极 | 
| B.乙组操作过程中,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I—-2e—=I2 | 
| C.两次操作过程中,微安表(G)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 
| D.甲组操作时该装置为原电池,乙组操作时该装置为电解池 | 
2002年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
Fe原子,有关
F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元素 | B. Fe与 Fe互为同素异形体 | 
  
| C.它是一种新核素 | D.这种铁原子发生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 Fe | 
  
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 | B.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 | 
| C.常温下,“纳米铜”与铜片的还原性相同 | 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 NaCl;②用50 mL量筒量取5.2mL盐酸;③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④用 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mol·L-1H2SO4溶液;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 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④ | D.③⑤⑥ |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的C2H4和CO | B.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 
| C.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⑥ | C.③⑤⑥⑦ | D.①③④⑦ | 
俄、美科学家同时宣称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3号和第115号元素,第115号元素的
X原子在生成数秒后会衰变成
Y。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变成113号元素是化学变化 | B. X 和 Y是两种核素 | 
  
C. X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74 | 
   D.113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8周期 |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14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4 | 
| C.N4沸点比P4(白磷)低 | 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 | 
X、Y、Z为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 >Y>Z | B.Z单质与X单质直接反应可生成两种化合物 | 
| C.工业上,电解X和Y形成的化合物制取Y单质 | |
| D.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互相反应 | 
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共有18个纵行。第1纵行(氢除外)为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是第18纵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元素位于第3纵行 | B.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占10个纵行 | 
| C.第17纵行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有+7价 | D.第16纵行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有X、Y、Z三种同主族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 B.原子序数:X>Y>Z |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H3>YH3>ZH3 |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H3〈YH3〈ZH3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 
|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 
| C.若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则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 
| D.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 
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克/厘米3,5%氨水的密度为0.98克/厘米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等于15% | B.大于15% | C.小于15% | D.无法估算 | 
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有
|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 B.两分散系均有丁达尔现象 | 
|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 |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半透膜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 
|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 
|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 
|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  | 
   C.含有0.1 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  |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NO3-、SO42- |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 B.CI4>CBr4>CCl4>CH4 | 
| C.MgO>H2O>O2>NH3 |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 
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 A.石膏和金刚石 | B.晶体硅和水晶 | 
| C.冰和干冰 | D.铝和蒽 | 
最近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成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 B.晶体的溶沸点高,硬度大 | 
| C.晶体中C原子数与C-O化学键之比1:4 | 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由12个原子构成 | 
下列事实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 
|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 |
|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铜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锌电极 | 
| 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 
|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 
| C.装置③闭合电键后,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 | 
| D.装置④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 
5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 |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 | 
|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 
已知:在热力学标准态(298K、1.01×105Pa)下,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H)。右图为氧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族元素中含有18e-的两种氢化物的电子式              、               。
(2)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H的关系               
(3)写出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 原子半径(10—10m) | 
   1.5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0.71 | 
  
| 最高价态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 最低价态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  (写编号)。
(2)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    、      (写两种分子的分子式)。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电解⑧和R的某种熔融化合物时,当阴极消耗 2 mol 该化合物的正离子时,阳极可得3 mol单质,。由此可推断得知该盐的化学式是     (填化学式)。其阳极上所发生的电极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H4+、Mg2+、Ba2+、Al3+、I-、NO3-、CO
、SO
、AlO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酸性,可以排除                的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可以排除
           存在。
(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反应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排除                     的存在。
(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的存在,又可以排除
                    的存在。
(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 矿石名称 | 
   黄铜矿 | 
   斑铜矿 | 
   辉铜矿 | 
   孔雀石 | 
  
| 主要成分 | 
   CuFeS2 | 
   Cu5FeS4 | 
   Cu2S | 
   CuCO3·Cu(OH)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
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     。
(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     。
(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写出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电极反应式:阳极        ;阴极            。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判断 | 
  
| A | 
   铜绿的主成分是碱酸铜 |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 
   Ⅰ对;Ⅱ对;有 | 
  
| B | 
   铜表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 
   Ⅰ对;Ⅱ对;有 | 
  
| C | 
   铁比铜活泼 | 
   例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 
   Ⅰ对;Ⅱ对;有 | 
  
| D |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 
   Ⅰ错;Ⅱ对;无 |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4LiCl+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
H
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Ni2+ +      H2PO2-+       →    Ni++      H2PO3-+     
请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Fe互为同素异形体
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