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练习(冀教版)七年级上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下表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用A﹣C表示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C的高度)根据这次测量的数据,可得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B的高度是( )米.
A﹣C |
C﹣D |
E﹣D |
F﹣E |
G﹣F |
B﹣G |
90米 |
80米 |
﹣60米 |
50米 |
﹣70米 |
40米 |
A. 210
B. 130
C.390
D.﹣210
某潜水艇停在海面下500米处,先下降200米,又上升130米,这时潜水艇停在海面下多少米处( )
A.430 |
B.530 |
C.570 |
D.470 |
式子﹣2﹣(﹣1)+3﹣(+2)省略括号后的形式是( )
A.2+1﹣3+2 |
B.﹣2+1+3﹣2 |
C.2﹣1+3﹣2 |
D.2﹣1﹣3﹣2 |
下表是淮河某河段今年雨季一周内水位变化情况,(其中0表示警戒水位)那么水位最高是( )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水位变化/米 |
+0.03 |
+0.41 |
+0.25 |
+0.10 |
0 |
﹣0.13 |
﹣0.2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五
把式子(﹣12)﹣(+8)+(﹣6)﹣(﹣5)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
A.﹣12﹣8+6﹣5 |
B.12﹣8﹣6﹣5 |
C.﹣12+8﹣6+5 |
D.﹣12﹣8﹣6+5 |
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
A.7﹣6+8﹣9=﹣9﹣6+8+7 |
B.﹣12﹣5﹣9+1=1﹣5﹣9+12 |
C.﹣20+2﹣1+4=4﹣2+1﹣20 |
D.4﹣35+7+6=﹣35﹣6+4﹣7 |
计算:﹣1+3﹣5+7﹣9+11﹣…﹣1989+1991﹣1993=( )
A.997 |
B.﹣996 |
C.996 |
D.﹣997 |
将一根12cm长的木棒和一根9cm长的木棒捆在一起,长度为17cm,则两根木棒的捆绑长度(重叠部分的长度)为_______cm.
一动点P从数轴上表示﹣2的点A 1开始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达点A 2;第二次从点A 2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到达点A 3;第三次从点A 3向左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到达点A 4,…,点P按此规律移动,那么:
(1)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
(2)第二次移动后这个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
(3)这个点P移动到点A n时,点A 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
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后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爬了0.8米,下滑了0.2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8米,没有下滑,第五次至少往上爬_______米才能爬出井口?
早晨的气温为﹣5℃,中午上升了5℃,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气温是______℃.
计算:1+2﹣3+4+5﹣6+7+8﹣9+…+97+98﹣99+100=_______.
从1、10、100、1000四个数中任意选择若干个进行加减运算,则所有可能得到的不同的正整数计算结果有_____个.
计算:1﹣2﹣3+4+5﹣6﹣7+8+…+2005﹣2006﹣2007+2008等于______.
有理数﹣3,+8,﹣,0.1,0,
,﹣10,5,﹣0.4中,所有正数的和填在下式的〇中,所有负数的和填在下式的□中,并计算出下式的结果填在等号左边的横线上.〇÷□=______.
如图的号码是由14位数字组成的,每一位数字写在下面的方格中,若任何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4,则x的值等于_____.
||||1992﹣1993|﹣1994|﹣1995|﹣1996|=_____.
某仓库6天内粮食进、出库的吨数如下(“+”表示进库,“﹣”表示出库):
+26,﹣30,﹣18,+34,﹣20,﹣15
(1)经过这6天后,库里的粮食增多或减少了多少吨?
(2)经过这6天后,仓库管理员结算发现库里还存480吨粮食,那么6天前库里存粮多少吨?
淮海中学图书馆上周借书记录如下:(超过100册记为正,少于100册记为负).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23 |
0 |
﹣17 |
+6 |
﹣12 |
(1)上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
(2)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几册?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几册?
七名学生的体重,以48.0㎏为标准,把超过标准体重的千克计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记为负数,将其体重记录如下表:
学生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与标准体重之差 |
﹣3.0 |
+1.5 |
+0.8 |
﹣0.5 |
+0.2 |
+1.2 |
+0.5 |
(1)最接近标准体重的学生体重是多少?
(2)求七名学生的平均体重;
(3)按体重的轻重排列时,恰好居中的是那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