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2第二章 练习卷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牙盘(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飞轮(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齿数为Z1,Ⅱ是小齿轮,齿数为Z2,Ⅲ是后车轮,半径为R,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B.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 C.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Z2:Z1:Z1 |
| D.已知条件不足,无法求出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 |
如图所示,两个啮合齿轮,小齿轮半径为10cm,大齿轮半径为20cm,大齿轮中C点离圆心O2的距离为10cm,A、B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则A、B、C三点的( )
A.线速度之比为1:1:1
B.角速度之比为1:1:1
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2:1
D.转动周期之比为2:1:1
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上有三个点A、B、C.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可以知道( )
A.A、B两点加速度关系满足甲图线
B.A、B两点加速度关系满足乙图线
C.B、C点两点加速度关系满足甲图线
D.B、C点两点加速度关系满足乙图线
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B=4RA、RC=8RA,正常骑行时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
A.1:1:8 B.4:1:4 C.1:2:4 D.4:1:32
如图所示,自行车车轮的半径为R1,小齿轮的半径为R2,大齿轮的半径为R3.某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为r0的摩擦小轮紧贴车轮,当车轮转动时,因静摩擦作用而带动摩擦小轮转动,从而使发电机工作.在这四个转动轮中( )
| A.摩擦小轮边缘质点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
| B.摩擦小轮的线速度最小 |
| C.大、小齿轮的角速度之比为R3/R2 |
| D.小齿轮与摩擦小轮的角速度之比为r0/R1 |
如图所示,A、B为咬合转动的两齿轮,RA=2RB,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 )
A.角速度之比为2:1 B.周期之比为1:2
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D.转速之比为2:1
杭十四中凤起校区实验楼大厅里科普器材中有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在大齿轮盘内嵌有三个等大的小齿轮.若齿轮的齿很小,大齿轮半径(内径)是小齿轮半径的3倍,则当大齿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齿轮逆时针匀速转动 |
| B.小齿轮的每个齿的线速度均一样 |
| C.小齿轮的角速度是大齿轮角速度的3倍 |
| D.小齿轮每个齿的向心加速度是大齿轮每个齿的向心加速度的3倍 |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关于这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B、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C两点的周期大小相等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