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六章 6.4练习卷
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B.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产生质量亏损 |
C.玛丽居里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
D.若黄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用紫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
E.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向外释放光子,原子电势能和核外电子的动能均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C.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E.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
C.日本 后来向反应堆灌注海水,既可以降温,也减慢衰变速度,从而控制核污染 |
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
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6H→k
He+d
H+2
n,其中( )
A.k=2,d=2 | B.k=1,d=4 | C.k=1,d=6 | D.k=2,d=3 |
烟台海阳核电站,随着设备安装调试的完工,预计2015年上半年有望并网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 |
B.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 |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 |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 |
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是U+
n→
Ba+
Kr+3
n,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α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 |
B.![]() |
C.在温度达到107K时,![]() ![]() |
D.一束C60分子通过双缝装置后会出现干涉图样,证明分子也会象光波一样表现出波动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
B.![]() |
C.在核聚变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
D.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