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10.2平移练习卷
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 )
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 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
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 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 |
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A.16cm | B.18cm | C.20cm | D.22cm |
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 )
A.垂直 | B.相等 | C.平分 | D.平分且垂直 |
如图,直线m∥n,圆心在直线n上的⊙A是由⊙B平移得到的,则图中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关系是( )
A.S1<S2 | B.S1=S2 | C.S1<S2 | D.不能确定 |
如图,已知∠EFD=∠BCA,BC=EF,AF=DC.若将△ABC沿AD向右平移,使点C与点D重合,则所得到的图形形状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等边三角形
如图,在Rt△ABC中,∠C=90°,AC=4,将△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8,则平移距离等于( )
A.2 | B.4 | C.8 | D.16 |
如图将等腰直角△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A1B1C1,若BC=3,△ABC与△A1B1C1重叠部分面积为2,则BB1=( )
A.1 | B.![]() |
C.![]() |
D.2 |
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AD是中线,将△AEF沿AD方向平移到△A1E1F1的位置,使E1、F1落在BC边上,此时点A1恰好落在EF上,已知△AEF的面积是7,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7 | B.14 | C.21 | D.28 |
如图,将面积为5的△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长的两倍,则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为( )
A.5 | B.10 | C.15 | D.20 |
在6×6方格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则图形N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下移动1格 | B.向上移动1格 | C.向上移动2格 | D.向下移动2格 |
如图,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如图,面积为12cm2的△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长的2倍,则图中四边形ACED的面积为( )
A.24cm2 | B.36cm2 | C.48cm2 | D.无法确定 |
如图,△DEF是由△ABC通过平移得到,且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BF=14,EC=6.则BE的长度是( )
A.2 | B.4 | C.5 | 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