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
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B.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C.钠可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其熔融卤化物里还原出来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 |
B.![]() ![]() |
C.![]() ![]() |
D.过氧化氢电子式:![]() |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与酸性
溶液可发生反应
(未酸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成![]() ![]() |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
C.该反应中![]() |
D.X可以是盐酸 |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
,可使溶液中含有的
、
、
等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从而得到纯净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B.![]() ![]() |
C.![]() ![]() ![]() ![]() |
D.![]() ![]() ![]()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于不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中:c(Na+)= c(ClO-)+ c(HClO) |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X-)> c(H+)> c(OH-) |
C.将25mL0.2mol/L的盐酸与100mL0.1mol/L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c(NH3·H2O)> c(OH-)>c(H+) |
D.将0.1mol/L的Na2S溶液与0.1mol/L的NaHS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H+)=" 2" c(S2-)+c(HS-)+c(OH-) |
在温度和
下,卤素单质
和
反应生成HX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仅根据下表数据不能判断的是
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
34 |
A.已知,HX的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相同条件下,平衡转化率
C.与
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弱
D.HX的稳定性:
下图是某校实验小组设计的一套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B.石墨的电极反应:O2+4e-+2H2O=4OH- |
C.电子由Cu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 |
D.电池总反应:![]() |
有关物质用途,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氟酸刻蚀玻璃:![]() |
B.明矾用于净水:![]() |
C.纯碱去除油污:![]() ![]() ![]() |
D.氯气制备“84”消毒液:![]() |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其中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
C.Y、R形成的化合物![]() ![]() |
D.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Y |
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某溶液W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
焰色为黄色 |
W一定是钠盐溶液 |
B |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
有白烟产生 |
X可能是浓盐酸 |
C |
强酸性溶液Y中加入![]() ![]() |
先有白色沉淀,后溶液又变红 |
Y中一定含有![]() ![]() |
D |
气态炔烃Z通入![]() |
溴水褪色,溶液的![]() |
Z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
B.该物质可发生消去反应 |
C.![]() ![]() |
D.1mol该物质可分别消耗Na、NaOH、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
已知: △
△
,且
、
、
、
均大于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 ![]() ![]() |
B.![]() |
C.![]() ![]() |
D.向![]() ![]() ![]() |
已知给煤炭加氢可发生反应:。在VL的容器中投入
碳(足量),同时通入
,控制条件使其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在![]() ![]() |
C.在![]() ![]() |
D.工业上维持6MPa1000K而不采用![]() |
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实验室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水解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检验
中
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含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其中
化合价为+4价)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
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向甲溶液中加入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钛可用于制取金属钛,其步骤如下:
反应②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的气氛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和
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单位时间生成的同时消耗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d.键断裂的同时,有
键断裂
(2)和
可用于合成尿素,原理分如下两步:
①合成氨基甲酸铵: △
②氨基甲酸铵分解: △
,则2mol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合成尿素的△H=_______。
(3)最近科学家们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转变为甲烷。在常压、300℃,
与
体积比为1:4时反应,
转化率达90%。
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某兴趣小组,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此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由下图可知升高温度,K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用
、
、V表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化学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I 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金属的防护措施,实验现象是锌电极不断溶解,铁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
(2)某学生认为,铁电极可能参与反应,并对产物作出假设:
假设1: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
假设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假设1、2,他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②取操作①试管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溶液,未见蓝色沉淀生成;
④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溶液,未见溶液变红。
据②、③、④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II 利用下图装置做电解的
溶液实验。
实验记录:
A.阳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提示:氧化性大于
且含
的溶液是无色的);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除有铜吸附外,还出现了少量气泡和浅蓝色固体。
(1)分析实验记录A中试纸颜色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记录B中浅蓝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试分析生成该物质的原因___________。
实验室里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
),其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和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吸收(填字母)。
a.浓 b.蒸馏水 c.
溶液 d.浓硝酸
(3)过程③中,需要加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
(4)过程④中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80℃,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为测定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①用天平称取样品;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盐酸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495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
,则该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至0.01%)。
某些有机化合物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A是一种五元环状化合物,其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F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三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2:2:3。
已知:①
②(其中R是烃基)
(1)G是合成顺丁橡胶的主要原料,G的名称是___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E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缩聚反应,其中主链上含“”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有机物Y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则Y的结构可有_____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