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学校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某学校组织的夏令营7月初到伦敦(51°N)一所中学进行交流,到达该中学时发现学校旗杆的影子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 A.21时 | B.19时 | 
| C.13点 | D.5时 | 
同学们在当地看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 A.农田里稻谷飘香 | 
| B.泰晤士河上的船装满小麦准备出口到印度 | 
| C.汽车正将大量甘蔗运往制糖厂 | 
| D.沿途看到许多奶牛场 |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据图(   )
|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 
|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 
|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 
|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 
绿水(   )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 
|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 
|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 
|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 年龄 | 
   0~14岁 | 
   15~60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 甲 | 
   人口数(万人)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 乙 | 
   人口数(万人)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 A.①② | B.①④ |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①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我国沿26°N 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⑤地比④地气温高的原因是(   )
| A.⑤地海拔低,气温高 | B.⑤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时间长 | 
| C.⑤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 | D.⑤地降水多,大气的保温效应好 | 
有关图中各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B.7月,②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 
| C.⑤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 D.1月,②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 
我国西部地区某造纸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政府为了降低造纸工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求该企业增加治污设备,加大治污投入,基于此(   )
| A.产品的价格将上升 | 
| B.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 | 
| C.图中n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将会减小 | 
| D.图中m点的成本将增加,r点的利润将上升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完成以下问题。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 
|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 
|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南、北往中部演进 | 
|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 
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是(   )
| A.纬度与大气环流 | B.纬度与地形 | 
| C.地形与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地理略图(图甲)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图乙)
材料三:美国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沿线部分城市资料表
| 城市 | 
   经纬度位置 | 
   海拔高度(m) | 
   1月气温(℃) | 
   7月气温(℃) | 
   年降水量(mm) | 
  
| 纽 约 | 
   41°N 74°W | 
   4 | 
   -0.4 | 
   24.2 | 
   1056 | 
  
| 芝加哥 | 
   42°N   88°W | 
   205 | 
   -6.1 | 
   23.0 | 
   965 | 
  
| 奥马哈 | 
   41.5°N 96°W | 
   399 | 
   -6.4 | 
   24.7 | 
   767 | 
  
材料四:“环渤海工业带”通常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工业带。环渤海工业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和众多的优势区位条件。
(1)根据材料二,描述图9中积温等值线的走向,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2)请分别说出甲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和乙地区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三,试比较分析纽约和奥马哈气候差异及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试分析环渤海工业带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 10分)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放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一条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2)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天津等地输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工程对北京的主要影响。
(10分)【旅游地理】
我国海南岛和泰国普吉岛都以热带海滨风光著称。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与海南岛相比,普吉岛热带海滨旅游的主要优势。(4分)
(2)海南岛和普吉岛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异域风情,吸引了各地游客大量到来,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简述当地旅游业繁荣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严重的干旱。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及旱灾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