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十套(浙江选修五)
已知-CH2CH2CH3称为丙基,-CH(CH3)2称为异丙基。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烷烃命名,正确的是(   )
 
| A.3-异丙基己烷 | B.2-甲基-3-丙基戊烷 | 
| C.2-甲基-3-乙基己烷 | D.1,1-二甲基-2-乙基戊烷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 | 
| B.不含杂质的油脂是纯净物 | 
| 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 | 
| D.同种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 | 
下图是六种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属于烃,丁、戊、己属于烃的衍生物 | 
| B.丙和己混合后会分层,且丙在上层 | 
| C.甲、丙、丁、戊、己均发生取代反应 | 
| D.乙和水反应可生成丁,丁和戊反应可生成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煤经过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得到清洁燃料
 C.石油分馏、石油裂化、石油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棉花、羊毛、蚕丝、麻都由C、H、O元素构成
有关下列两个装置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左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 
| B.右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 | 
| C.长导管是起导气、冷凝回流作用 | 
| D.制硝基苯和酚醛树脂均选择浓硫酸作催化剂 | 
化学与环境、材料和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 
| B.光导纤维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 
| C.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和氢能等很可能成为主要能源 | 
| D.2011年11月3号1时43分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了首次对接,神八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的是( )
A.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 CH3COOCH2CH3 | 
  
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 H2 RCH2CH2CHO | 
  
C.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2 CHCl3+3HCl | 
  
| D.乙烯合成聚乙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苯的同系物中滴加3~5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稍稍加热,均可观察到溶液褪色 | 
| B.甘氨酸和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 
| C.在高浓度的铜氨溶液中加入脱脂棉,搅拌成黏稠液,用注射器将吸入的黏稠液注入稀盐酸中,将生成物水洗后可获得铜氨纤维 | 
| 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下面是某些稠环芳烃的结构简式(   )
 
 试分析这些式子所表示的化合物种类为(   )
|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0.1mol·L-1稀硫酸中含有SO42-离子个数为0.1NA | 
| B.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阳极产生2.24L的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 
|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 D.标准状况下,22.4LCH3OH所含的分子数为NA |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鉴别的是( )
| A.已烯、苯、四氯化碳 | B.苯、已炔、已烯 | 
| C.已烷、苯、环已烷 | D.甲苯、已烷、已烯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 + 3NH3·H2O = Ag(NH3)2OH + 2H2O + NH4+ | 
B.苯酚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2C6H5OH + CO32- 2C6H5O- + CO2 ↑+ H2O |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 + CO2 + H2O  C6H5OH + CO32- | 
  
| D.碳酸钠溶液中缓缓加入少量的醋酸溶液:CO32-+ CH3COOH = CH3COO-+HCO3- | 
某同学在做苯酚的性质实验时,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结果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他又继续在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他发现 ( )
| A.溶液中仍无沉淀 | 
| B.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 C.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 
| D.溶液呈橙色 |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 
| B.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甲烷和乙炔 | 
| C.在110℃条件下,该混合气体与氧气混合,总混合气燃烧前后体积不变 | 
| D.若混合气体由CH4和C2H4组成,则其体积比为1∶3 | 
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 
|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 C.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 
|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国际奥委会于2010年2月10日宣布,有30名运动员因为兴奋剂药检呈阳性,从而被取消参加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资格。以下是其中检测出的两种兴奋剂的结构: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 
| B.1mol X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2mol H2 | 
| C.Y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 | 
| D.Y遇到FeCl3溶液时显紫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药物贝诺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贝诺酯分子式为C17H15NO5 | 
| B.1mol贝诺酯分子最多能与9mol H2反应 | 
| C.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两种产物 | 
| D.贝诺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等 | 
对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 
| B.该物质有7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 
| C.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1mol 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 
| D.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 
关于某有机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3 mol Na发生反应 | 
| B.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 | 
| C.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 D.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3.36LCO2(标准状况)和3.6g水,则原混合气体( )
| A.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 B.一定没有乙烷 | C.可能含有乙炔 | D.可能含有丙烯 | 
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若该有机物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的5倍。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则取5.1 g 该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最多能产生标态下气体 L。
有机物分子HO—CH2CH = CHCH2—COOH含有多种官能团;
 ⑴写出其中一个官能团的名称               
 ⑵它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含钠的化合物和H2,写出含钠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⑶它能在浓H2SO4存在下与酸或醇或自身分子间发生多种形式的酯化反应,写出它跟乙酸或它跟乙醇反应生成的酯的结构简式                                   ,(只写一个)浓H2SO4的作用是                。(写主要的作用)
 
       
          
 A                  B                             C
 (1)图A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某种烷烃(氢原子没有画出)。
 ①写出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     。
 ②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      个峰。
 (2)图B的键线式表示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
 ①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
 ②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某物质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C所示,分子中共有12个原子(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单键、双键等化学键)。
 ①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②该物质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和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①
 R—OH+HBr
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   | 
   乙醇 | 
   溴乙烷 | 
   正丁醇 | 
   1溴丁烷 | 
  
| 密度/g·cm-3 | 
   0.7893 | 
   1.4604 | 
   0.8098 | 
   1.2758 | 
  
| 沸点/℃ | 
   78.5 | 
   38.4 | 
   117.2 | 
   101.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刚烷(可以看成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
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__________个;金刚烷的二氯代物的数目是______。
(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012年8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制造太阳镜、婴儿奶瓶、太空杯和光盘的主要材料都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有毒的双酚A(
)。聚碳酸酯不耐高温,100℃时释放出的双酚A是25℃时的50倍。双酚A进入人体后,会溶解在身体的血管里,导致致命性的血管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关于双酚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利用聚碳酸酯制成的茶杯来泡茶时对人体无害
B.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C.双酚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3
D.1 mol双酚A最多消耗2 mol Br2
Ⅱ.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合成流程如下:
(1)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________。
(4)CH3CH=CH2与Cl2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含加成产物)。
(5)反应⑥的另一产物为________。
(6)写出反应⑤⑦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CH2CH3
CHCl3+3HCl
2C6H5O- + CO2 ↑+ H2O
,这种炔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