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地理第二套
我国疆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 )
| A.18000多千米 | B.1800千米 | 
| C.180千米 | D.2000千米 | 
我国以北京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 )
| A.辽中南地区 | B.长江工业地带 | 
| C.京津唐工业地带 | D.南部沿海地带 | 
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 A.青海省、四川省 | B.甘肃省、河南省 | 
| C.湖北省、河南省 | D.湖南省、山东省 | 
我国水资源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 C.西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 
| B.解决南方和北方之间航运的问题 | 
| C.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 
|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我国最早迎来一天的地方是( )
| A.帕米尔高原 | 
| B.曾母暗沙 | 
| C.漠河 | 
|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 
广东省通过“果菜专列”往北方运送蔬菜,一年中运量最大的是( )
| A.春季 | B.夏季 | 
| C.秋季 | D.冬季 |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死亡率低 | B.人口基数大 | 
|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D.人口出生率高 | 
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是( )
| A.一月份0°C等温线大体通过 | 
| B.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 
| C.年降水量400mm大体经过 | 
|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 
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与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
| A.400mm | B.800mm | 
| C.200mm | D.50mm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 A.支流多 | B.流域广 | 
| C.无湖泊调节洪水 | D.河段特别弯曲 | 
我国高原中,地势平坦开阔,西北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草原,这个高原是( )
| A.黄土高原 | B.青藏高原 | 
| C.云贵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下列各组山脉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 
| C.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 
| D.天山、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 |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下列省区既有大型煤矿,又有著名铁矿和油田的是( )
| A.辽、冀 | B.苏、川 | 
| C.晋、闽 | D.黑、青 | 
为使“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的地点。你认为下列地点中最适合的是( )
| A.四川盆地 | B.内蒙古高原 | 
| C.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我国位于( )
|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 C.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 D.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 
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 
|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 
我国南方、北方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海陆位置不同 | B.地势高低不同 | 
| C.纬度高低不同 | D.地表形态不同 | 
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居民的建筑形式,南方居民的房屋建筑一般是( )
| A.平顶房 | B.墙体镂空的晾房 | 
| C.砖墙斜顶房 | D.窑洞 |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_稀土矿B_____________邻国C___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__________。
(3)针对沙尘暴的问题,请你向政府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
(4)广州的学生去乌鲁木齐旅游应乘 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
根据下图中数码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
 
 ①             山脉;②             山脉;③          山脉;④            山脉;⑧             峰; ⑨          高原;⑩          高原;11           高原;12            高原;13         盆地;14         盆地。
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①耕地    ②林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      ,B为      。
 (3)区域A和B大致以      岭﹣      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从温度带来看,A区域主要分布在      。
 ①寒温带   ②中温带  ③暖温带  ④热带和亚热带
 (5)从干湿区来看,B区域主要分布在      。
 ①湿润区   ②半湿润区   ③干旱区   ④半干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