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NaOH ⑤液态氧 ⑥KClO3
| A.碱——①④ | B.纯净物——③④⑤ | 
| C.盐——①⑥ | D.混合物——②⑤ | 
下列物质类型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 | B.化合物、电解质 | 
| C.溶液、胶体 | D.溶液、分散系 |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 
| B.CaO+H2O===Ca(OH)2 | 
C.2KMnO4  K2MnO4+MnO2+O2↑ | 
  
D.CaCO3  CaO+C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是由同一元素组成的物质 | 
| B.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 
| C.物质的量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 
|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 
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 | 
| B.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 
|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 
|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9倍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 氢 | B.1 mol O | C.1 mol CO2 | D.1 mol水分子 | 
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4 mol NH3 | B.4℃时5.4 mL水 | 
| C.10 g氖气 | D.6.02×1023个H2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 | 
| 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 
|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 
| D.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的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 
| B.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 
| 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 
| D.某气体含有NA个原子,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定是22.4L | 
0.1 mol NaHCO3中含有
| A.0.2 mol Na+ | B.0.05 mol CO | 
| C.6.02×1023个 O | D.0.1 mol H |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 B.分子数之比为1∶1 | 
| C.原子总数之比为1∶1 | 
| D.质量之比为1∶1 |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 | B.密度 | C.质量 | D.质子数 | 
关于2mol 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为44.8L | B.质量为88g | 
| C.分子数为6.02×1023 | D.含有4mol原子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 B.二氧化碳气体 | C.铜丝 | D.氨水 |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 B.加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 C.加NaOH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 
| D.加NaOH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 B.萃取、蒸馏、分液 | 
| C.分液、蒸馏、萃取 | D.蒸馏、萃取、分液 | 
下列仪器:①漏斗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烧杯 ⑦试管,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C.①③⑤ | D.③④⑦ |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H2SO4===H++SO42- | 
| B.Ca(OH)2===Ca2++(OH)22- | 
| C.NaCl===Na++Cl- | 
| D.Al2(SO4)3===Al23++3SO42- | 
在下列试剂中,可以一次性将Ba(OH)2、HCl、Na2CO3三种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的是
| A.稀硫酸 | B.氯化钡溶液 | C.硝酸银溶液 | D.稀硝酸 | 
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
|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 
| B.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 
| C.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 
| D.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HCO3 | B.NaOH | C.NaCl | D.NH3 | 
下列物质所含的原子与0.1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的是
| A.0.2mol H2O2 | B.0.1mol H2SO4 | C.0.2mol NaOH | D.0.3mol H2O | 
有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7.2gC物质,1.8gD物质和0.3 mol 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是
| A.100g/mol | B.111 g/mol | C.55 g/mol | D.27.5g/mo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氢原子的质量是 2 g | 
| B.含0.5 mol硫酸的溶液,H2SO4分子的数目是6.02×1023个 | 
| C.28 g CO与32 g O2所含质子数相等 | 
| D.6.02×1023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 | 
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下列四组物质,分子数相同的一组是
| A.Cl2、CO | B.CO、CCl4 | C.CO、C | D.H2O、CO2 | 
标准状况下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g,装满O2,称量其质量为21g,若装满A气体,称量其质量为22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 B.32 | C.64 | D.128 |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 
| B.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 
|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线 |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 
| B.将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保持水平 | 
| 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 | 
|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 | 
下列溶液里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 C.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 
| 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4分)下列物质中:①Mg ②液态氯化氢 ③干冰 ④水 ⑤BaSO4
⑥熔融氢氧化钠 ⑦稀硫酸 ⑧醋酸 ⑨乙醇 ⑩固体氯化钠(用序号作答)。
其中:(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6分)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
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6分)Na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1.204×1023个NaOH分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g HCl,能与这些NaOH完全反应。
(8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 
|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 
|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 
|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现有含0.3mol氯化钡的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求: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分);
(2)求生成沉淀的质量(2分);
 K2MnO4+MnO2+O2↑
 Ca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