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宏宇学校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为科举盛世,取士人数众多。南宋时期,士人受命选官往往“十余年不成一任”,时人有“寒士改官,视为再第”之叹。南宋立国江南,经济文化发达,士人择业更加多元化,除了读书做官,开馆讲学,还可以做胥吏、做塾师,“医卜、星相、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摘编自[南宋]袁采《袁氏世范》等

材料二:安徽桐城县的方氏家谱记载了一位明代士人的晚年乡居生活:“晚筑桐川会馆,从游者益众。于是酌礼俗之宜,定丧祭诸议,正人伦而易风俗。公虽负重望,而家居不交世事,值岁饥,籴谷为食以赈,上书有司,劝修预备仓,行常平法,至今赖其利。”

——摘编自光绪《桐城桂林方氏家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士人择业多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士人在乡村社会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登录并查看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宋为科举盛世,取士人数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