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材料: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二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和原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生产方式上有何显著变化?
 材料三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   | 
   1895年 | 
   1913年 | 
   增长 | 
   货物性质 | 
  
| 中国进口 | 
   1.7亿 | 
   5.7亿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 
  
| 中国出口 | 
   0.28亿 | 
   1.66亿 | 
   8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四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关知识点
                        推荐试卷